武漢市昨日普降大雪,位于楊汊湖的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內,藝考生依舊冒著嚴寒在泥水交加的操場排出數十米的長龍。為了順利考上大學,一位考生報了14所院校,年前報七所,年后報七所,最忙的時候兩天要趕三場。
“最忙的時候,兩天趕三場”
“我們這一屆考生沒有回頭路。”來自孝感的李悉尼若無其事地說。她指的“回頭路”是復讀,由于2009年湖北高中課改后采用了不同教材,這一屆考生復讀無望。
李悉尼學習的是編導專業。此次投身藝考大軍,她為自己設定了“年前報七所,年后報七所”的藝考計劃,報名費超過3000元。年前有湖南師范大學、廣西藝術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年后則有四川美術學院、大連工業大學,以二本院校為主。這意味著連續幾天,她都得奔波于各個高校的校考考場,術語為“趕場”。最忙的時候,李悉尼兩天趕了三場,其中,通過和報名點工作人員咨詢協商,李悉尼需要將四川師范大學的考試時間調至次日上午,防止“撞車”。
雖然將考試安排得井井有條,但談及未來,李悉尼一臉茫然。“我進了大學馬上就轉專業。”她說自己根本不喜歡戲劇編導專業,也不知道學這個專業將來能干嘛。
“不是一本,家里就不供了”
來自黃石農村的小湯今年是第二年參加藝考了,來自家庭和自身的壓力讓她變得越來越敏感。
小湯學美術兩年了,第一年她報考了魯迅美術學院卻遺憾落榜,今年她將志愿縮小到了湖北省內,希望能進湖北大學。復讀的這一年,小湯對自己更“狠”,每天作畫超過8小時。
小湯在高中前從未想過要學習美術,只想通過好好讀書,參加高考有個好出路,她在當地的非重點縣中學成績居中。小湯坦言自己最大的壓力來自家庭。盡管父母省吃儉用,一年來在武漢培訓班的學費依然過萬。她父親說:“如果不是一本,家里就不供了。”
這些因素都促使她“鋌而走險”,投身藝考,因為小湯意識到,上大學是目前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畫室學半年=一本學1年”
“好畫室學3個月=二本院校學1年;好畫室學半年=一本學1年;好畫室學1年=專門美術學院學1年。”昨日,武漢藝考QQ群里,“我叫小董”的發言引發了很多人注意。
這位網友在群里稱,所謂的藝術院校傳授知識有限,不如去畫室找一位好老師學習,才能成就大師,達·芬奇是韋羅基奧畫室畢業的。
群里很多人都認為“我叫小董”的觀點過于偏激,畢竟一本院校的學歷在社會上更有地位,牌子好,好找工作,走“草根”路線,風險大,也“很難有什么前途”。
更多美術類相關信息請登錄:美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