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我步入高中,臨近畢業,知道想當什么科學家、藝術家了。至于進什么大學深造,方可達至理想?思緒,雖夢幻五彩,主見,卻雜亂無章。說句真話,實在是含混而朦朧。因此,為了這個大學,我曾去過提前單招的中國人民大學應試,報的是新聞專業。后因次日高燒不退,而棄考;在全國統考后,成了如今叫中國政法大學的正取生,學的是法律。但又因被時稱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的中國美院入選,而棄學。隨后這半個多世紀,我的人生所延及的命運,就在必然與偶然的流變中,走到今天。然而,感慨,還不禁依然!
如果時光允我倒流,再考學,報志愿,我知道,人生尋夢大學始,必須慎重選好專業擇好校。不說這將決定職業走向,定格一輩人生,此航道,還真重要!不過,我仍然堅持,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先定專業,進而順理成章地選擇適合自己專業的院校,此乃科學合理之舉。反之,倘以院校作先決條件,那學校有限的專業設置,便會制約了你志向的發揮。繼而你的志向,就只能削足適履地隨著學校所設的有限專業而改變。當由興趣、愛好、特長等所產生的潛質,難以滿足時,你可知,那產生的厭學情緒,嚴重者,甚而造成退學的后果。不信?筆者曾經目睹!誠然,定專業,擇院校,亦非一定對立。因為大凡美術名校,一般既有造型專業,更有藝術設計;也有美術理論等大類專業的設置。水深任魚躍。這里,有如生活在水中不同層次的魚,一般都能滿足。
然而,常言有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選擇一個美術名校,是大家所盼、眾人所求。但,當為實現與滿足自己的專業愿望時,就要如看菜吃飯了。需要客觀地對自己作出評估,且依自己的實力去擇校,而非盲目地走那千軍萬馬都在搶著過的獨木橋。又何必都在一棵樹上吊死呢!我曾言,名校非每個專業皆品牌。何況名醫,雖在名牌醫院為多,但君不見一流醫院給患者治病的,實習生有多少!我曾在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院校兼職??梢载撠煹馗嬖V你,那里的老師認真、負責,也優秀。我以為,看來擇校固然需要,但更在于能求到一位稱職的良師益友。有人說,名校藝術氛圍濃,見多識廣,眼界高。此講自有道理。然而,也有在這樣的氣氛下,如果你感覺的,只是某種場面;學到的僅是一股浮躁。實在如此的眼高手低、缺少動手能力的低人兒,并不少見??磥恚还茉谌魏吻闆r下,名校與否,只要堅持專業志向,還在于自己艱苦的努力,方是生路!
近年來,我國整體的教育思路與招生傾向,為寬口徑,厚基礎,培養復合交叉人才。按學科領域大類招生,打通大類基礎課,進校通過大類平臺課程的學習,再據己興趣與專長,在大類里確認主修專業。美術類亦似。就筆者所知。中國美院即然。
選專業、填志愿既要顧前,又要瞻后。顧前,指填報志愿,要考慮所選專業的社會需求,這是核心。有人說,搞藝術就是玩玩的。可藝術不好玩。社會不需,你玩啥?要知道,以社會的需求而言,藝術只是“味精”,不是“鹽”?,F在不少人,尤其是握拳的,常把味精當鹽使,這是極大的錯誤與失職。二是,要與自己實力相匹配,這是根本。所謂實力,既包括你美術技法的基本功所展示出的高考成績,還涵蓋你身體素質。倘學雕塑,你的體力;搞色彩,是否色盲或色弱。還有自家的經濟條件、所學專業的開銷費用開支,等等。所謂瞻后,是說三、四年的大學生涯,一閃而過。目下,不妨在填寫志愿時就想到,將來是繼續深造當碩士,還是先行就業找飯吃。有遠慮,方無近憂。特別是家長們,更要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