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近幾年本科專業招生考試一直在改革路上,從“棒棒糖”“轉基因魚”到“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蕩’”“幸福指數”,再到今年“我的”系列,招生考試命題的變化與“出其不意”,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命題改革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致力于選拔素質相對全面的優秀藝術人才,引導考前教育遵循藝術人才成長規律。
今年的考題聚焦到“我的”主題,考生們會做出怎樣的解答?日前我們走進閱卷現場,采訪了學校有關領導和各科目閱卷負責人。
閱卷采訪
專業:藝術設計
【閱卷采訪】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副院長張欣榮、教授費俊
今年卷面總體比往年好,令人欣喜的是有很多表現突出的試卷,特別是思維能力方面。以前,考生可能更多地是懂得繪畫邏輯,今年明顯感覺到考生的思考邏輯,很多考卷都是動過腦筋分析的,可以看出里面層層邏輯關系,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代表每個人不同的理解角度。從中可以看到考生逐漸從被動造型到主動設計的轉型,以及對考題的深入思考。這也說明,經過幾年考題的改革,考生對人類社會、科技發展以及未來越來越關注,同時我們在考題中要求方案有解讀、制作、步驟、說明,這也就要求考生要有邏輯思維能力,這些都引導著考生往中央美院更想要的培養人才方向努力。
這幾年的考題,有人說我們不關注造型能力,這是不對的。我們認為,造型能力是考美院最基本的入場券和條件,這是不需要單獨強調的。在此基礎上,中央美院選擇人才的標準要求更高,考生要有思想性、批判性和邏輯性,要對所生活的世界發展的感悟,我們要培養素養更高的未來性的人才。
我們也將繼續提高考題的質量,更大程度地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考生要關注國際性的藝術和設計,也要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專業:城市藝術設計
【閱卷采訪】城市設計學院院長 王中
今年考生的整體水平很不錯。這道題考察的是考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對社會的思考,以及轉換為答卷的邏輯思維能力、策劃能力,當然,作為造型基礎,造型能力是必須的,是綜合性的考察,近幾年,我們的試卷也更加強調考生的視野和開放的思維能力。
城市設計學院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會在進入學校的第一步,也就是招生開始,就考慮如何尋找擁有這個能力的考生。城市設計學院要求學生具備四個維度的知識結構:一維是邏輯整合和文字表達的能力;二維是與人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三維是自己的專業能力;四維是文化的生長性,即能夠考慮的自己設計的產品背后的知識鏈和社會性。
【閱卷采訪】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 高揚
“我的樂園”考察的是考生的思考能力與應變能力。在閱卷過程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來哪些卷子是背出來的,哪些是真正投入了思考與個性的。用模板套題的試卷,畫面對于題目的適應性弱,好的試卷則基本上完全根據考題進行創作,更加切題,呈現了考生的思考過程,體現出考生的真實能力與素養已具有一定水平,并且具有可塑造的空間。考生的思想不應該固化,套路沒有未來,相反,對考題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夠通過能力表現出來就會脫穎而出。
試題分析
專業: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專業考試試題
科目1:造型基礎
考試題目: 我的群體
考試內容:
群體(英語:Community)也被稱為社群或者是共同體,是指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雖然絕大部分群體是由同類人或物種面對面后才能夠組成較小的團體,但是也有針對民族、國際社會、虛擬社群等較大或者由多個共同組成之群體進行之研究。其中群體傳統定義是一群彼此有互動且居住在共同區域的人,而今常用來指具有共同價值觀或者因有共同地域關系而產生團體凝聚力的一群人。
如上所述,群體本來常用來指有共同價值觀、因有共同地域關系而有社會凝聚力(social cohesion)的一群人,且一般而言會是一個比家還要大的社會單位,而這個詞也可以指一個民族或全球性的群體。當一群人面對共同的問題或利益,為了達到同一目標而一起工作,這群人也就成為了一個群體。
考題要求:
1.根據考題繪制一幅完整的畫面;
2.要求在畫面中以繪畫的方式通過造型元素的構成,來表達我與我的群體之間的關系;
3.繪畫風格不限。
科目2:設計基礎
考試題目:我的有趣時代
考試內容:
第五十八屆(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展覽主題是“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本屆雙年展策展人Ralph Rugoff 對這個主題的解讀如下: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藝術并不會在政治領域行使權力,發揮效力。但是,以一種間接的方式,藝術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如何在“有趣的時代”生活和思考的指南。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將把藝術的潛力作為一種方法來研究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有可能是禁區,是我們探索不到,或因各種原因無法了解的東西。它將突出探討各種現象的相互關聯性的藝術作品,即一切都與其他一切聯系在一起。
最后,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策展人期望,可以引發人類關于幸福的對話思考,因為作為社會動物,我們被驅使創造和發現意義,并與他人聯系。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的意義不取決于所嵌入的對象而是取決于嵌入的對話,這個對話首先是發生在藝術家和藝術品之間,然后是藝術品和觀眾之間,后來是不同公眾之間。
考題要求:
如果你有幸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請根據主題“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設計一件作品方案。
采用畫稿約一半的畫面完成一幅作品方案正稿,方案表現形式不限,可以采用二維圖形、三維圖形等表現形式;作品方案繪制材料不限。
采用畫稿另外約一半的畫面, 用方案草圖的方式來闡釋作品方案的構思邏輯或制作說明,并完成一段文字說明(不少于100字)。
試題解析
從群體到時代:考核的是“語境”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科考試注重考查考生視覺表述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當代藝術設計不再局限于對于“物體(Object)”的創造,而是轉向對于“語境(Context)”的營造。當代設計師需要建立個體與所處的時代與群體之間的有效關系,善于從社會現場汲取能量,并創造具有社會價值的設計和服務。
造型基礎考題“我的群體”,試圖引導考生認知并界定自身所處的群體,并通過視覺方式表現個體與群體間在價值、地域、社會等維度的關系,本考題考查考生綜合運用造型元素的構成來表達抽象概念的能力;設計基礎考題“我的有趣時代”,是對第五十八屆(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展覽主題“May You Live inInteresting Time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的回應,本屆雙年展策展人Ralph Rugoff 認為這個主題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他期望這個主題能夠引發人類關于幸福的對話思考。本考題要求考生設計一件作品方案來表達個體對我們所處的有趣時代的獨特理解,可通過二維圖形、三維圖形等多種表現手法來完成設計方案、并需要提交作品方案的構思邏輯或制作說明。本考題不僅考察考生視覺創意表述能力、同時考察考生的創作邏輯推導能力。
本次考題分別從群體和時代兩個主題設定了一個綜合考察的語境,對于這些話題的解讀既能考查出考生通過造型與設計語言來表達抽象概念的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與思辨能力。中央美院希望培養有群體意識、有時代使命的藝術設計人才。
專業:城市藝術設計
城市藝術設計專業試題
科目1:造型基礎
考試題目: 鏡 像
關鍵詞:
放大鏡(鳥、云、植物、箭、眼睛、海洋生物、手機、細胞、千紙鶴、人工智能產品、飛行器)
考題要求:
1.通過對題目的理解,選擇括號中三個以上關鍵詞與放大鏡重組創作一幅想象的虛擬現實畫面;
2.以造型語言為手段,融入敘事性表達,強調畫面的內在邏輯性;
3.素描表達,材料工具不限。
科目2:設計基礎
考試題目:我的樂園
考試內容:
國際權威機構調研指出:世界經濟重心與財富正在向文化積淀深厚的城市匯聚。為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我國某城市放棄了引進“迪士尼”樂園計劃,轉而利用地處亞熱帶有“花都”美名的城市品牌優勢,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仙花谷”樂園。現需要為“仙花谷”樂園完成以下設計:
1.手繪插畫風格“仙花谷”樂園宣傳廣告;
2.“仙花谷”樂園公園大門設計方案;
3.“仙花谷”樂園巡游彩車設計。
考題要求:
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完成1-2項設計任務,設計稿不能為單色,材料工具不限。
試題解析
考察你設計城市美好生活的能力
1.《造型基礎》:鏡像
我們正處在深刻變革的時代,人類的知識呈指數增長,更多的創新來自系統之外。教育的核心價值已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而是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試題除了考察考生的造型能力之外,更注重考生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和想象力,同時觀測考生的策劃、組織和敘事能力。
2.《設計基礎》:我的樂園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培養能為城市美化及市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做出貢獻的優秀設計人才。
此次考題《我的樂園》以城市發展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公園建設為背景,啟發“游戲”一代考生從線上到線下參與到實際項目設計中,主要考察學生從自然形態到設計形態的二維表現及三維轉換能力。針對城市設計學院藝術城市(公共藝術、環境設計)、創意城市(生活產品設計)、文化城市(動畫、電影與視覺特效、繪本、游戲)等各專業板塊設計基礎需要,考察學生策劃、組織、想象與表達能力,發現有潛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