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近幾年本科專業招生考試一直在改革路上,從“棒棒糖”“轉基因魚”到“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蕩’”“幸福指數”,再到今年“我的”系列,招生考試命題的變化與“出其不意”,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命題改革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致力于選拔素質相對全面的優秀藝術人才,引導考前教育遵循藝術人才成長規律。
今年的考題聚焦到“我的”主題,考生們會做出怎樣的解答?日前我們走進閱卷現場,采訪了學校有關領導和各科目閱卷負責人。
閱卷采訪
專業:建筑學
【閱卷采訪】建筑學院副院長 王小紅
今年的“詩畫森林——向包豪斯致敬”與往年的立構考題做出了較大的改變,不僅是向包豪斯一百周年致敬,同時也希望通過包豪斯的基礎教學方式來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能力、抽象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畫面的情感表達。今年的考題轉型避免了陷入考前班機械的立構練習,也使考生解放了想象力,讓考卷呈現出了一種新面貌。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考生展示出了他們良好的審美修養,畫面的唯美性、線條的力量感、“森林感”的場景氛圍等多樣的畫面讓我們也感到欣喜。不同于以往閱卷注重于判定幾何形體的“對錯”,未來也將更側重于考察學生的情感表達和畫面的審美表現。
【閱卷采訪】建筑學院教授 陳曦
從近幾年的招生考試情況來看,每年招生都出現了大量背考題的趨勢,為了糾正這一現象,樹立一個正確的導向,今年的考題“我的小康之家”,明確提出了使用12色環90度范圍內的相鄰顏色組織畫面的主色基調,考生是否有過科學的、系統的色彩訓練,這是我們建筑專業色彩考題的首要考察點。其次,試題要求中除了給予諸多物品元素之外,還增加了人物和動物,這也相對地提升了試題的難度,多樣而繁雜的元素如何設計構圖、如何表現空間結構關系也是考察的重點之一。最后希望考察考生在具備一定的色彩能力、造型能力之后,是否具有藝術表現力,例如個性化的繪畫語言、畫面的氛圍營造、情緒表達等。通過今年的色彩考試反饋,考生們普遍呈現出來對暖色調表現相對熟悉的特點,這也說明了在色彩訓練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希望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能引導社會上給考生更為全面的色彩訓練。
專業:實驗藝術
【閱卷采訪】實驗藝術學院院長 邱志杰
實驗藝術學院在今年本科招生專業考試的出題思路可謂獨出心裁。首先對造型能力的考察并不局限于純專業能力,“失重的衣服”在日常幾乎是見不到的,這樣的題目在給予考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外,同時需要考生結合個人的知識積累,是對考生造型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力的綜合考核。命題創作在考察造型能力的基礎上加入了對考生邏輯能力、視覺能力、敘事能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考察,激發考生的社會與人文關懷,同時也要求考生擁有足夠的文化素養、科學知識和社會敏感性。美術鑒賞與思維活力的題目看似跳躍,但出題核心是清晰穩固的,形式多樣的考題需要考生具備優秀的社會積累、文藝修養與邏輯思維。實驗藝術學院對題目進行了優化,將三個科目的考題相互關聯,從而構成一套完整的綜合性題目,特別是將回歸造型傳統、增強邏輯思維、儲備科學文化知識與樹立社會情懷幾方面穿插融合,對考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方位全面考察,遴選更加出色的學生。
專業:美術學
【閱卷采訪】人文學院院長 李軍
今年是美術學專業招生改革的第四年,為了避免考前培訓針對前三年“讀書與讀畫”的題型形成定式思維,今年的招生考試嘗試性地從圖像視覺經驗與文字能力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考察。首先,人文學科需要一定的視覺經驗,通過考題的設置,希望考生能具備一定的圖像積累,養成看展、看藝術品的好習慣,同時在閱卷標準中并沒有局限于美術展覽,希望通過擴寬招生面,選拔優質的生源。其次,我們著眼于考察學生的圖像與文本之間的轉化能力,詩書畫本為一體,在第二題中包含了自主命題和命意,希望學生不僅有“書卷氣”,更要有對圖像的感受力和轉換力,這也是未來進入到專業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專業:藝術學理論
【閱卷采訪】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 余丁
去年“我是策展人”的考題要求考生寫一個策展報告。今年的考題相對增加了一定難度,除了提取作品進行分類描述,還要求學生模仿老師填寫一個教學計劃,不僅要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還需要綜合考慮3到16歲孩子適合的語言做闡釋,既然作為一個課程,還包含了活動設計、場景設計、課時設計等因素。今年好的試卷考生們表格都做的非常漂亮,通過這樣的試題設置,也希望能起到一個導向作用,我們選拔的是未來從事藝術管理的人才,應該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發展。
試題解析
專業:建筑學
建筑學專業考試試題
科目1:造型基礎
考試題目: 我的小康之家
考試內容:
以色彩創作完成一幅你最熟悉的,或加入想象元素的家庭生活場景表達。
考題要求:
1.室內物品不少于10件,人物及寵物各1個;
2.色彩以國際標準12色環90度范圍內的相鄰顏色組織畫面的主色基調。其他色彩的加入不可破壞主色調的明確性;
3.色調的選擇應是恰當體現所表達的空間環境氛圍。
科目2:設計基礎
考試題目:詩畫森林–向包豪斯致敬
考試內容:
百年前,包豪斯開創了現代建筑和設計教育的先河,以新視覺和新空間為理念的包豪斯運動影響至今。莫霍利·納吉為包豪斯基礎課程重要教師,從感知體驗開始從事大量實驗教學探索。他認為“感知訓練著重于感官的體驗、情感價值的豐富和思維的拓展。”
他還認為:“如果人類不能運用有機物為朝著有用目標奮進而采用的那些原則,那么他會發現,數百年后自己的資本、力量和才能就會用盡。每一叢灌木、每一棵樹都能給人以指導和建議,并且展示不計其數的發明、儀器與技術設備。”
在大興安嶺森林中,密集生長的高大樹木,雜亂的灌木叢、橫放被伐的原木、在山坡上的幾根樹;從以上文字描述中感知出4種森林場景,分別運用線條性抽象表達,構筑出4種具有韻律感的空間圖景。
考題要求:
4種詩畫空間圖景以感知抽象為基礎,表現形式為徒手線條白描,并在每張圖下方用關鍵詞說明考生個人體驗構想的場景特點。
試題解析:
拓展你的思維:向包豪斯致敬
1.《造型基礎》:我的小康之家
考核重點三個方面:
(1)首先考核對色彩知識的理性分析及自如運用能力,并做到對考試要求的色彩組織關系的準確理解和表達。
(2)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記憶,并與想象力適度結合完成畫面所需的基本形式構架(構圖)的能力。
(3)通過形式與色彩的恰當共謀,體現有意味的場景敘事或非敘事性、隱喻或象征性的藝術創作能力。
2.《設計基礎》:詩畫森林-向包豪斯致敬
包豪斯的先鋒精神對建筑學影響巨大,不僅僅體現在立體和空間構成方面,其思維拓展方法的應用性更是延續至今。從感知訓練開始,體驗自然和日常生活空間環境,逐步形成自己對專業和社會的認識。
“詩畫森林”的目的是喚醒考生對自然界進行感悟和認識,在對森林空間抽象過程中,建構基本空間操作的意識。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抽象能力,并可轉化為空間構成圖景,四個空間圖景具備線條韻律感、層次感和空間感。
專業:實驗藝術
實驗藝術專業考試試題
科目1:造型能力
考試內容:失重的衣服
考試內容:
想象畫出一件衣服在失重條件下的狀態。
考題要求:
風格不限。
不允許出現文字。
科目2:命題創作
考試題目:我的月球生活
考試內容:
中國月球探測設備此刻正在月球背面工作。請展開你的想象力,想象人類已住在月球上建立棲息地,你在其中生活,會是什么樣?會發生怎樣的情節?
考題要求:
1. 每個考生發一張四開素描紙作為正式考卷,兩張白紙作為草稿紙,草稿紙與正式考卷一起上交;
2. 可用單幅畫面或連環畫的形式表現。畫面中如出現文字,總數不超過100字;
3. 要求符合題意,畫面清晰明了。表現風格不限。
科目3:美術鑒賞與思維活力
試題解析
腳踏實地 想象目標
1.《造型能力》:失重的衣服
失重是物理世界中較為極端的狀態。在考場上考生需要用想象建構出失重的形象規律,并將之應用在熟悉的物品上。這個題目既考察學生觀察與再現的造型基本功夫,又對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有較深入的考察。
2.《命題創作》:我的月球生活
這道命題中提及中國正在月球背面進行的科學探索,自然會引發關于登月、探月的科技史以及人類長期以來關于月球開發利用、太空移民等多方面的科學幻想。這些想象由來已久,在各種科幻小說、漫畫和電影中已經是重大主題。我們希望考生們能關心身邊正在發生的最新科技進展,尤其是探月工程這樣的國家科技大事,并能及時地與自己的生活想聯系,意識到這些科技進展將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同時希望他們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及對于科學原理、科學解決方案的濃厚興趣。如果他們能對科幻文學和影視中的相關題材有所熟悉,并能超越常見套路,展現出特立獨行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則是令人贊賞的。不管這樣的學生今后是否從事科技類的藝術創作,這種知識、批判能力和想象力都將是最重要的。
3.《美術鑒賞與思維活力》:
美術鑒賞與思維活力是實驗藝術學院非常獨特的考察點。一方面我們要求學生們具備較為豐富的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史常識,同時又將考察點擴大到整個人文學科應該具備的知識面,要求學生們具有廣泛的興趣和對人文學科的具體情感,同時對相鄰文藝領域能夠擁有鑒賞能力,以便將來融會貫通,這是創新的重要前提。
而今年考題中最突出的點是在思維活力部分增加了邏輯思考類型的題目。
現代社會中邏輯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不但MBA、GRE考試中邏輯試題,公務員考試中也開始出現邏輯題。它對考察學生的推理能力、類比能力、聯想能力乃至進一步橫向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都非常有效,使一個人由有效觀察、有步驟的思考,從批判性思維走向創造性思維。邏輯能力強的人也將會更強的執行能力乃至創造能力。
藝術界過去存在著一些誤解,以為藝術家只需要憑感覺。藝術家可以邏輯混亂,這是很不適當的。今年的實驗藝術已經發展成包含大量社會性工作、研究性工作的學科,也包含了科技藝術等跨學科的內容。今后實驗藝術方向的學生要涉及大量社會學、經濟學、城市發展生態學的知識領域。直接接觸計算機視覺、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領域,大量地與科研人員展開合作,甚至直接接觸編程等工作,邏輯能力在藝術學科中將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
通過新的試題,我們強調了藝術學科新的變化,國家和社會對藝術人才新的需要。我們希望未來的藝術學生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對科學進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新觀念、新現象的關注,展現出理性能力與感性能力的全面發展,這才能使實驗藝術成為社會創新的原始策源地。
專業:美術學
美術學專業考試試題
科目:美術鑒賞
考試題目:我的藝術體驗
考試內容:
一、從你曾經參觀過的三個展覽(包括但不限于美術展覽,盡可能說出展覽的名稱、展出地點和時間)中各選取一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作品進行描述,并闡明它令你留下印象的理由。(30分)
二、明代畫家徐渭有一首著名的題畫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背景資料: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文學家、畫家,一生坎坷。著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等,另有《徐文長集》傳世。繪畫以水墨花卉見長,畫上多有自題詩,詩與畫交相輝映。《墨葡萄》一詩曾多次題寫在他的畫作上。)請依次回答:
1.解釋詩文;
2.設想并用文字描述出徐渭繪畫“原貌”,說明你如此設想的理由;
3.無論你是否知道徐渭繪畫的原貌,設想你就是徐渭的朋友,請給徐渭的畫寫一首題畫詩或題一段跋文(古文、白話文、外文皆可);
4.在21世紀的今天,不拘媒介,你會如何根據這一詩文進行再創作?用文字描述你的設想;如果可能,請畫出草圖。(70分)
考題要求:
1.第二道考題獨立成文,須自主命題和命意;
2.形式不拘(論說文、解說詞、對話體等均可);
3.試題不設標準答案,切忌陳詞濫調,鼓勵獨抒己見;
4.不要在答題中透露任何有關考生的具體家庭信息。
試題解析
《美術鑒賞》:我的藝術體驗
“文字”與“圖像”都是人類表達思想的載體,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是美術學研究的重要對象。有時候,文字文本是美術創作的依據;有時候,美術作品又激發出不同的文字創作(如詩歌、哲學著作、藝術批評等)。美術學本身也是用文字去解讀藝術、探索人類精神文明的人文學科。此次考卷測試的中心圍繞藝術體驗中文字與圖像的關系展開。
考題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考察考生平時對于美術作品的積累和鑒賞習慣,以及如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個人對于美術作品的感受;
第二部分考察考生對文字與圖像之間存在的各種關系的辨析能力、想象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
專業:藝術學理論
藝術學理論專業考試試題
科目:美術鑒賞
考試題目:我的美育課——博物館里的兒童美育教程
考試內容:
利用美術史上的名家名作進行美育,是博物館觀眾教育的重要功能;世界上每一個博物館都設有公共教育部,在公共教育部工作的藝術管理者的重要任務,就是通過藏品和展覽,對不同年齡和不同層次的觀眾進行審美教育,使他們了解藝術史、學會看作品、提高對于作品形式與內容等方面的審美能力。兒童是博物館美育的重要對象,面對兒童,博物館的教育工作者們通常要引導孩子們仔細觀看作品,并以不同于成人的方式對作品進行闡釋和解讀。今天的考試,請把自己當成一名博物館公共教育部美育工作者,你將面對10-15位6-13歲的兒童,請在以下提供的25幅繪畫作品(詳見作品清單)任選其中6幅作品,設計一份博物館兒童美育課教程。
考題要求:
1.填寫博物館公共教育課程教案,表格中每一個項目都有具體細化的內容、字數和分值要求。
2.作為課程教案的附件,結合請對所選擇的6幅作品進行適合美育對象年齡層次的闡釋文字,每一幅不超過200字。
作品信息:
《寫生珍禽圖》 絹本設色 五代 黃筌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韓熙載夜宴圖》絹本設色 五代 顧閎中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溪山行旅圖》 絹本墨筆206.3×103.3cm 北宋 范寬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清明上河圖》 絹本設色 24.8×528.7cm 北宋 張擇端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六君子圖軸》 紙本墨筆 61.9×33.3cm 元代 倪瓚 上海博物館收藏
《墨葡萄圖》紙本水墨 165.7×64.5cm 明代 徐渭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傒我后》 油畫 230×318cm 1930-1933年 徐悲鴻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收藏
《開國大典》 油畫 230×400cm 1952年 董希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江山如此多嬌》紙本設色 1959年 傅抱石 關山月 人民大會堂
《血衣》 素描 1959年 王式廓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祖孫四代》 紙本設色 119×97.5cm 1962年 劉文西 中國美術館收藏
《父親》 油畫 155×222cm 1979年 羅中立 中國美術館收藏
《塔吉克新娘》 油畫 50×60cm 1983年 靳尚誼 中國美術館收藏
《阿爾諾芬妮夫婦像》 油畫 82×59.5cm 1434年 尼德蘭 揚·凡·埃克 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收藏
《蒙娜麗莎》 油畫 53×77cm 1503-1506年 意大利 達·芬奇 巴黎盧浮宮收藏
《夜巡》油畫 365×438cm 1638-1642年 荷蘭 倫勃朗 荷蘭阿姆斯特丹美術館收藏
《馬拉之死》 油畫 法國 達維特 巴黎盧浮宮收藏
《自由引導人民》油畫 260×325cm 1830年法國 德拉克洛瓦 巴黎盧浮宮收藏
《奧爾南的葬禮》 油畫 314×663cm 1849年 法國 庫爾貝 巴黎奧塞博物館收藏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油畫 131×281cm 1870-1873年 俄羅斯 列賓 俄羅斯國立博物館收藏
《印象·日出》 油畫 48×63cm 1872年 法國 莫奈 巴黎奧塞博物館收藏
《大碗島的星期日的下午》 油畫 207×308cm 1884-1886年 法國 修拉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
《吶喊》 油畫 83.5×66cm 1893年 挪威 蒙克 奧斯陸國家美術館收藏
《亞威農少女》 油畫 244×233cm 1907年 西班牙 畢加索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L.H.O.O.Q》(用鉛筆在《蒙娜麗莎》的印刷品上加胡子) 1919年 法國 杜尚 紐約私人收藏
以下內容需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在試題上作答無效。
試題解析
《美術鑒賞》:我的美育課
今年藝術學理論專業的題目是“我的美育課”,延續2018年“我是策展人”的角色扮演出題形式,讓考生扮演博物館公共教育的工作人員,選擇中外美術史上的名作,設計一堂兒童美育課。美育是博物館觀眾教育功能的重要方面,考生在考試時,體驗作為藝術管理者的工作,圍繞兒童階段美育的年齡特點,填寫博物館公共教育課程教案,既考察美術史與美術鑒賞的知識點,又考察了學生對于公共教育項目的策劃能力,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