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泉州師范學院藝術類專業招生指南
泉州師范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置的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屬公辦本科高校,學校有東海和詩山兩個校區,占地1185畝,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其中東海主校區位于晉江和洛陽江兩江交匯處,毗鄰泉州市行政中心,攜江臨海,極目古港滄瀾。
學校所在地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處海峽西岸的閩南金三角,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特區,東望臺灣寶島。泉州海運、空運、公路、鐵路一應俱全。泉州是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人口800多萬,經濟總量連續10年居福建省首位,是舉國聞名的“品牌之都”。泉州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有“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之稱,是東南沿海最富有人文環境的城市之一。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下設美術與設計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目前擁有5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現有教職工1122人,全日制在校生18768人(不含成教生)。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知名高校和教育機構開展交流合作。
美術與設計學院簡介:
美術與設計學院現有公共造型基礎部、美術系、藝術設計系、動畫與多媒體設計系4個系部和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1個,學院現有教學及科研用房1萬多平方米,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并有英國、德國、韓國等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學院設置了美術學(師范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動畫等6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800人。其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作為閩臺高校“3+1”聯合培養人才項目,與世界設計專業百強學校臺灣輔仁大學進行深度合作,2011年起與福建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美術學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教師注重學術交流、科研創作與地方合作,與三十多家政府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學生能力培養的績效也在各項大賽中得到了體現,先后有師生參加國內外設計、美術大賽,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等獎項400多項。近幾年的畢業生工作適應能力強、擇業面寬,平均就業率98.16%,得到了社會和業界的廣泛認可。
美術與設計學院2015年省外招生計劃
省份/專業 | 美術學 (師范類) | 環境設計 | 產品設計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動畫 | 小計 |
江蘇(設點) | 7 | 5 | 5 | 4 | 4 | 25 |
山東 | 4 | 2 | 2 | 1 | 2 | 11 |
四川 | 2 | 2 | 1 | 1 | 2 | 8 |
江西 | 1 | 1 | 1 | 1 | 4 | |
安徽 | 2 | 1 | 1 | 1 | 5 | |
黑龍江 | 2 | 1 | 1 | 1 | 5 | |
浙江 | 2 | 1 | 2 | 1 | 2 | 8 |
內蒙古 | 2 | 1 | 1 | 1 | 5 | |
山西 | 2 | 1 | 2 | 1 | 6 | |
河北 | 2 | 1 | 1 | 1 | 1 | 6 |
湖南 | 3 | 2 | 1 | 1 | 7 | |
湖北 | 2 | 1 | 1 | 1 | 1 | 6 |
河南 | 3 | 1 | 1 | 1 | 6 | |
重慶 | 3 | 1 | 2 | 1 | 1 | 8 |
總計 | 37 | 21 | 21 | 13 | 18 | 110 |
注:
1.以上內容供參考,以各省(市、區)招生主管部門公布下達為準;
2.江蘇的考生參加由我校獨立組織的專業考試,其他省直接采用省級專業統考成績。
3.江蘇省藝術文理兼收,其他省份只招藝術文科考生。
學校簡介:
泉州師范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置的省屬公辦本科院校。2011年獲教育部批準為培養藝術碩士專業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成為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擁有碩士專業學位點的高校之一。
學校所在地泉州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著名僑鄉、國際花園城市,地處海峽西岸的閩南金三角,與廈門市比鄰。學校有東海和詩山兩個校區,占地1185畝。
學校現有音樂與舞蹈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開設全日制本科專業54個,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國家級師范類教改項目、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等7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精品課程26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10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福建省高校重點學科和福建省新建設本科高校重點學科7個。2013年,以泉州師范學院為牽頭高校而組建的南音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獲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
音樂與舞蹈學院、泉州南音學院簡介:
泉州師范學院于2011年10月獲國家學位辦批復設置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點,音樂與舞蹈學院、泉州南音學院于2012年正式招收音樂學、南音、舞蹈學專業碩士,下設聲樂演唱、器樂(小提琴、二胡、鋼琴、琵琶、打擊樂)演奏、南音演唱、南音演奏、文化產業與南音文化推廣、合唱指揮、音樂教育、舞蹈創編、舞蹈表演等專業碩士方向。目前學院有音樂學、音樂學(閩臺合作項目)、音樂學(南音方向)、舞蹈學等本科專業和方向。
音樂學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南音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南音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獲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南音研究中心”獲批福建省首批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音樂與舞蹈學”為福建省級重點學科;“南音文化傳承”獲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南音與基本樂科”獲福建省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團隊;“音樂與舞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福建省高校精品課程3門。
學院目前在校研究生40人,本科生800人,教職工59人,專任教師49人,其中教授7人,碩導14人,副教授24人,博士、碩士30人。1人榮獲“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福建省教學名師”,1人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入選“福建省新世紀高等教育優秀人才計劃”,聘請專業能力突出的專家作為外聘教師,學院辦學水平名列福建省同類高校前茅。
師生素質較高,赴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音樂交流,受到了海內外各界的贊譽。學生參加專業賽事大賽等屢創佳績,獲得多項金獎、銀獎與銅獎。學生classic組合和西岸男孩組合參加第十二屆、第十四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獲組合獲熒屏獎和最高人氣組合獎。舞蹈《姑嫂看戲》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南音演奏《八駿馬》參加了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開幕式大型多媒體音樂會演出。學院組隊參加泉州市首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團體金獎。
2015年藝術類招生計劃
專業 | 學制(學歷) | 人數 | 學費 | 招生范圍 | 專業考試 |
音樂學 | 四年(本科) | 90 | 9360 | 福建60名,湖南9名,廣西7名,河北2名,山西2名,江蘇2名,浙江2名,安徽2名,江西2名,河南2名。 | 1. 湖南省、廣西自治區的考生參加我校在湖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單獨組織的專業考試。 2. 其他省份的考生直接采用專業省級統考成績。 |
舞蹈學 | 四年(本科) | 30 | 9360 | 福建20名,湖南6名,廣西4名。 | |
音樂學(閩臺合作) | 四年(本科) | 50 | 18000 | 面向福建省招生 | |
音樂學(南音方向) | 四年(本科) | 20 | 9360 | 面向福建省招生 | 初試:閩南話; |
注:以上內容以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泉州南音學院簡介:
泉州師范學院于2011年10月獲國家學位辦批復設置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點,音樂與舞蹈學院、泉州南音學院于2012年正式招收音樂學、南音、舞蹈學專業碩士,下設聲樂演唱、器樂(小提琴、二胡、鋼琴、琵琶、打擊樂)演奏、南音演唱、南音演奏、文化產業與南音文化推廣、合唱指揮、音樂教育、舞蹈創編、舞蹈表演等專業碩士方向。目前學院有音樂學、音樂學(閩臺合作項目)、音樂學(南音方向)、舞蹈學等本科專業和方向。
音樂學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南音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南音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獲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南音研究中心”獲批福建省首批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音樂與舞蹈學”為福建省級重點學科;“南音文化傳承”獲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南音與基本樂科”獲福建省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團隊;“音樂與舞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福建省高校精品課程3門。
學院目前在校研究生40人,本科生800人,教職工59人,專任教師49人,其中教授7人,碩導14人,副教授24人,博士、碩士30人。1人榮獲“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福建省教學名師”,1人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入選“福建省新世紀高等教育優秀人才計劃”,聘請專業能力突出的專家作為外聘教師,學院辦學水平名列福建省同類高校前茅。
師生素質較高,赴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音樂交流,受到了海內外各界的贊譽。學生參加專業賽事大賽等屢創佳績,獲得多項金獎、銀獎與銅獎。學生classic組合和西岸男孩組合參加第十二屆、第十四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獲組合獲熒屏獎和最高人氣組合獎。舞蹈《姑嫂看戲》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南音演奏《八駿馬》參加了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開幕式大型多媒體音樂會演出。學院組隊參加泉州市首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團體金獎。
招生計劃:面向福建省招生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