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已是初冬,記者來到新落成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樓。今年秋天,清華美院搬進了清華園,美院的學生們不用在校本部和美院之間奔波了。現在,新教學樓落成了,不僅有教室、研究室,還有圖書館、展廳。正值清華美院建院49周年,“傳承與超越——中國首屆現代手工藝學院展”、“2005年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和“2005年美術學院學生作品展”同時在新教學樓開展。
本報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何靜老師,請她向考生和家長介紹清華美院的專業設置情況、招生特點,并給有意報考清華美院的考生提供建議。
專業設置凸現學科優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設有藝術設計、造型藝術和藝術設計學3個學科,共10個系25個專業方向。
藝術設計學科是學院傳統的最具優勢的學科。藝術設計學科下設6個系,分別為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陶瓷藝術設計系、裝潢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信息藝術設計系和環境藝術設計系。其中: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下設染織藝術設計和服裝藝術設計兩個專業方向;陶瓷藝術設計系下設陶瓷藝術和陶瓷設計兩個專業方向;裝潢藝術設計系下設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和書籍設計3個專業方向;環境藝術設計系下設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專業方向;工業設計系下設產品設計、展示設計和交通工具造型設計3個專業方向;信息藝術設計系下設信息設計和動畫與游戲兩個專業方向。
學院的創立,標志著新中國現代工藝美術教育體制的確立。隨著時代的發展,上世紀八十年代,工藝美術這一概念被注入了新的內涵,并被藝術設計的概念所替代。近50年來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基本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逐漸形成了學院特色的藝術風格和學風,并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教育道路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02年藝術設計學科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美術學科下設三個系,繪畫系、雕塑系和工藝美術系;學院不斷加強美術學科的發展,將原有的裝飾繪畫和裝飾雕塑專業擴展為繪畫系和雕塑系。目前美術學科不僅專業全面,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聚集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著名藝術家、教育家及學者,形成了具有相當實力的教學群體。
藝術設計學學科下設藝術史論系。前身為成立于1983年的工藝美術系,現有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兩個二級學科,其中設計藝術學是目前全國高等院校中同領域內最早的碩士點和博士點,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美術學于2000年設立碩士點。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按學科報考和錄取
據何靜介紹,清華美院面向全國招生,文理兼招。2005年清華美院錄取的新生總數為242人,其中藝術設計專業錄取166人,造型藝術專業錄取61人,藝術設計學專業錄取15人。
在報考和錄取上,清華美院采取考生按學科報考、學院按學科錄取的形式。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只需選報專業,不選報具體的專業方向。學生入學修完所規定的學分后,再選擇專業方向繼續學習。報考清華美院,要首先參加清華美院組織的專業考試。專業入圍后,才能在高考時報考清華美院。錄取時,北京地區的錄取比例占學院招生總人數的20%,其他省市統一排隊擇優錄取,但每個省的錄取人數不超過招生總數的20%。
錄取原則
1、藝術設計和造型藝術專業:文化課總成績達到學院當年規定的最低線(包括語文和外語的單科分數線),按照專業課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相加的總分,在報考專業內排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其中:對于專業成績位于藝術設計專業全國排名前30名者,或位于造型藝術專業全國排名前15名者,其文化課成績(含語文和外語的單科成績)達到學院規定的最低分數線即可被錄取。
2、藝術設計學專業:對語文和外語劃定最低分數線后,按照文化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其中語文單科線為100分,外語單科線為90分。
何靜老師說,從清華美院來講,“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理念,使得學院在選拔人才時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錄取時,采取文化課成績和專業成績相加,按照綜合成績的高低擇優錄取的原則,在嚴守專業課這道防線的同時,重視考生的文化課成績,堅持選拔綜合素質優秀的生源。從近幾年錄取情況看,新生的文化課成績明顯提高,2005年新生的文化課平均分達到了488.7,遠遠高于各省規定的藝術類專業的文化課錄取分數線,接近北京地區文科的重點線。
在保持本科招生規模穩定的情況下,嚴把專業質量關,穩步提高對文化課的要求,是近年來學院一直堅持的做法。(2006年的錄取辦法以招生簡章上公布為準)
報考建議
對于有意報考清華美院的考生,何靜老師為他們提了五點建議。
第一,要真心喜歡這個行業,既不要單純從升學角度考慮,受家長或學校意愿的支配,也不要過多考慮這個專業目前社會的需求量很大,從行人員的生活狀態較好或者覺得這個行業有意思、有趣、輕松而盲目地報考,要真正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個專業。
第二,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學習繪畫基本功,繪畫需要一定的天賦,但要想成功,取得成績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甚至要付出比非藝術類考生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目前所有美術院校在選拔專業生源時,基本上都側重考核繪畫基本功,只要造型能力強,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刻畫得到位都能取得高分。如果很功利化地做一些應試訓練,可能有短期效果,但是對一個人的長期發展沒有好處。如果靠臨陣擦槍、猜題、押題這種取巧的方法應對考試,會很心虛,影響考試正常水平的發揮。所以,只有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好成績。
第三,要認真學好文化課,“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我們培養的不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的技工,而且是一個設計師、一個藝術家,專業技能的培訓可以階段性完成,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對事物的敏銳洞察力、準確判斷力、審美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需要一定的知識結構做支撐才能產生。而中學階段則是一個相對集中和完整的學習時期,是合理構建知識結構、提升思想和精神境界的最好時機。無論從入學的角度考慮,還是從未來專業發展的角度,學好文化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藝術大師吳冠中先生曾說:“在藝術創造中,路遙之馬力的‘力’字,往往隱藏在文化底蘊中。”
第四,多看多觀摩一些國內外大師的藝術作品,從中學習、借鑒和吸取精華,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提升人格境界,陶冶美好情操。
第五,考前要有針對性地準備和學習。包括了解要報考院校的專業設置、考試科目和基本要求,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參加專業考前輔導班。參加考前班是臨考沖刺階段的必然環節,因為專業學習和訓練是需要交流的,如果太封閉了,就無法找出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也無法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樣不利于自己的提高。考前班中,老師與同學的交流、同學之間的交流對學習是非常有益的。至于參加的時間長短,要根據考生自己的情況而定,如果平日的專業基本功訓練較充分,通過交流和比較自我感受尚佳,只需感受一下臨考前的狀態就行了,如果通過學習和交流感到有許多地方點有待提高,就需要循序漸進地長期訓練。
學院今昔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是創建于1956年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56年11月1日我國第一所高等工藝美術學府——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正式在北京成立。1958年全院師生參加了北京“十大建筑”的裝飾設計,1960年學院被“中央文化小組”定為文化部重點院校之一。
1977年學院正式招收“文革”后的第一批本科生,1978年招收研究生。1980年學院在全國率先創辦服裝設計專業,招收專科生。1982年7月在全國率先招收服裝設計本科班。1983年在全國率先成立工藝美術史論系。1984年在我國率先建立工業設計系、服裝設計系,特別是工業設計專業是我國當時最早開設的碩士點之一。史論專業是當時國內惟一的博士點。學院基本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無論辦學規模、教學秩序、教學水平,還是創作設計研究、國際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辦學層次齊全的藝術設計學院。
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信息革命的全球化,使高科技迅速進入藝術設計領域,許多介于藝術和科學之間的綜合交叉學科,如工業設計、染織服裝、裝潢設計等,正面臨著高科技的挑戰。學院在1999年11月正式加盟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個重要學科組成部分。
一流的美術學院應該是“一流的硬件”和“一流的軟件”。前者應包括一流的教師、學生、學校環境、設備條件等。后者應體現出一流的教風、學風及先進的教學體系和思想。進入清華大學的幾年來,學院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朝著一流水平邁進。首先要有適于藝術設計和美術人才健康發展的育人環境與氛圍,學院專業學科結構適應新的人才知識結構需要。第二,要有敬業、奉獻、學術水平一流的優秀師資隊伍。第三,能夠吸引優秀生源,逐步產生良性循環,使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上取得顯著成績。第四,要有一支不斷探索、開拓,走在世界前列的創作設計、研究隊伍。第五,要創建一流的設備、設施條件。
2005年11月1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新教學樓舉行了落成儀式。這棟大樓集教學、工藝實驗、創作、設計為一體,設備設施、研究條件和環境都是一流的。學院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