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設計課是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習內容,對高中生來講過于高深,但我們可以從簡單入手,刪繁就簡,讓學生掌握初步的設計知識。平面構成作為一種設計基礎的訓練方法。在很早就被設計家和設計教育家所重視。培養美術類考生的創新意識非常重要,對未來設計專業學科做基礎性鋪墊。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1、從生活細節抓起。
設計源于生活的需求,我們做設計也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那些有創意的設計,從不曾脫離我們的生活。生活是賦予設計靈感的鑰匙,當我們以敏感的心感受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的設計有那么多東西可做。創新的火花可能隨時都會迸發,創意的靈感源源不斷。
2、注意手腦并用。
設計不能光憑空想象,天馬行空,任意馳騁,也不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思維的創新離不開實踐,實踐的過程會不斷使創新思維推陳出新。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印證自己的想法,證實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脫離了生活的想象是不切合實際的。好比鏡中花、水中月。是錯誤的是不能促進孩子的創新能力進步的。只有多動手勤動手,實踐自己的想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借鑒與抄襲的區別。
借鑒是吸取別人創作中的精華,并且把它轉化運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去,使自己的想法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而抄襲則是原封不動照搬別人的東西。只是盲目的復制,沒有思想認識上的吸收和轉化。考生要多思考。怎么樣吧別人的畫以借鑒到自己的畫面當中。設計沒有那么多的框架,需要學生整體把握畫面的結構和遠近層次關系。
4、授課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
教師要有開闊的視野和知道思路,注意發掘學生呢個的想象力、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注重點-線-面的思維拓展方式引導學生。培養學生多觀察、多思考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大膽創新。把教學方式多樣化,實現學生和老師的雙向互動。從而促進學生成績的進步。
認識到設計基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需要我們在常規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讓學生基本認識設計、入門設計、主動設計,從而提高學生美術的整體水平,增強學生在高考中的全面能力,提高設計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