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是從西方傳來的畫種,傳入中國以來已發展有自己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 油畫創作 需要 有極強的專業性及學術含量, 尤其 具象寫實繪畫,包括嚴格的形、體積塑造、色彩調配、邊緣線處理、質感透視、解剖、層次問題、韻律、節奏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簡單的再現大自然,而且要經過主觀提煉、釀造、讓灰色具有渾厚、寧靜、優雅、高貴的品相,有透明的色彩效果,把一切都清沁而溫馨的色調中,在繪制過程中力求將人物的情感表達出來,而讓人體會到一種潛在的詩意以及來自東方的藝術修養,以呼之欲出逼目的真實感過濾掉我們意識里的雜質而成為一種純粹的靜觀,追求整體風格呈現出“精神性”的審美意蘊。
繪畫語言是根據自己的世界觀和審美觀反應到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見解和態度,作者就要提高自己的繪畫專業的修養。各個藝術門類都有自己的藝術語言和組織結構。繪畫的藝術語言就是色彩、線條、面、明暗等。
在油畫創作中首先是構圖問題,所謂構圖就是“經營位置”,首先要做好框架,野獸派畫家馬蒂斯這樣談論構圖的:構圖就是畫家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受把各種不同的因素用裝飾的方法按照畫家的意圖安排的藝術。不論畫的是肖像還是景物,都有構圖問題。西方現代藝術諸流派都不例外。從美得角度看構圖分為對稱和非對稱,不論是哪種都要有節奏感,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節奏,通常是有原則的:橫向給人以安閑、和平與林靜的印象,斜線則會有激烈運動和不穩定的感覺,三角構圖則是穩固安全的感覺。造型是我們感知事物的主要依據,一種是對自然物象的客觀性觀察 — 形狀的特征、外形、結構、比例、結構透視的準確性客觀的再現事物的特征,另一種是依據想象的主管的方式,運用變化無窮的形狀幻覺使主管形象成為事實。
繪畫風格是藝術假的藝術面貌,藝術中諸多手段變為藝術家表達觀念和情感的媒介并進行整合成鮮明的風格特征。特殊的風格是和作者本身氣質和修養密不可分的。
在長期的油畫創作學習中 ,兩種品質是最為可貴,一是創造性思維,二是誠實的勞動態度。一個民族的藝術是一個民族靈魂的外在表現,它把國家之魂用一種可見、可觸的形式向世人展示。
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必須具備獨立的美學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在東西方文化對話的平臺上,找到屬于自己的領地與存在的實質價值,在創作中不論你選擇怎樣的題材,使用怎樣的技巧,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懷透過平實的視覺,歌頌永恒的人性這一點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