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祥(1962—)彝族,貴州清鎮人。擅長版畫。1981年畢業于貴州省藝術學校,后任貴州大學附中教師。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后留校任教。作品《綠色的風》獲全國少數民族美展優秀獎,《侗鄉童話》入選第六屆全國版畫展、《貴州人》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奶奶》入選全國青年版畫展。出版有《王華祥作品集》。論著有《將錯就錯王華祥素描教學法》。
1、抽象明暗:有意剔除形體和結構的明暗,瞇眼就能觀察到,虛著就可以畫出來,解決色調比較觀察的方法。(意念在色階)
2、形體明暗:刻意剔除結構的明暗,看法和畫法同上,解決立體觀察的方法。(意念在快面)
3、空間明暗:強調形體與形體的空間距離,淡化結構或者省略結構,根據空間需要加強前面減弱后面,但不能超越抽象明暗的限定。
4、結構明暗:注意力轉移到結構上,諸如輪廓線、交界線、轉折線和投影線等,但要兼顧形體形體明暗和抽象明暗。
5、細節明暗:重心在細節和質感上,局部完成,越細越好。
6、模糊畫法:形體與形體、面與面、色層與色層、主體與背景,所有的交界線都要虛、要模糊,要避免停頓、避免緊,畫面緊反映了內心的緊。松、生動、渾圓、空靈、模糊是基本準則,老師學生可以自己查。
第一、明暗觀察的幾道大門
第一道大門---抽象明暗觀察
1、抽象明暗觀察
將物象上的各種調子看成不同形狀、大小和明度的色斑,就象一些深淺不同的圖案那樣。
2、觀察方法
瞇眼觀察,始終不要睜開眼睛,對象的結構和體積就會霧化為調子,所有的形體邊線就會模糊,也就退讓給明暗。
3、思維方法:
排除結構的意念,形體的意念,對象是什么東西的意念,只是一種斑駁的明暗而已。其觀察是純自覺的、生理的、感性的。
4、畫法:
必須虛著畫,不能有任何硬實的邊線和轉折。線條的方向自右向左下劃動,手腕用力。
5、工具:
6-8B的鉛筆 素描紙 橡皮(一般不用)
6、效果:
層次分明、色調豐富,渾然天成,畫面上的影象是模糊不清的,但如果瞇眼看和畫面完全一致。
二、第二道大門---形體明暗觀察
1、形體明暗觀察的概念
形體明暗指依附于形體之上的明暗,它是形體受光線的影響產生的色調變化。在第一道大門里面我們談到純抽象的明暗,那時可以忽略形體和光影的思維方法。而這時需要進入形色不分的思維,注意明暗的立體功能,隨形體的轉動和畫面的方向而變化。
2、觀察方法:
在抽象明暗基礎上觀察單獨物體的色調變化。要領是面,比較出它們的色序和色距。
3、思維方法:在意識中,形色不再分離,每一處明暗的形狀、大小和深淺都與形體緊密相關,黑白灰各種色調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在形色的思維順序上是先形體后色調,即第一反應是形體,第二反應是明暗。
4、畫法:
基本與抽象明暗法相同,但更加嚴謹,線條受形體約束。
5、效果:
生動性在減弱,用筆的速度在減緩,體積感增強。
三、第三道大門---空間明暗觀察
1、空間明暗觀察的概念:
不同形體在空間中與畫者存在著不同的距離,從空間的角度去觀察明暗的變化叫做空間明暗觀察。
2、觀察方法:
比較處在不同距離的形體與形體、輪廓線與輪廓線、明暗交界線與交界線、塊面與塊面、陰影與陰影、同方向的黑、白、灰、細節與細節等等。排列出它們的明度秩序和距離。
3、思維方法:
黑白灰之間,所有明暗都不是純抽象的,純形體的,而是具體空間當中的,在抽象明暗與形體明暗之上,空間明暗要上升到第一位。
4、畫法:
以前面、中間、后面或者任意一點為參照,比較著畫出其他點的明暗關系,檢查和修改每一塊色調的深淺是否與其他空間排序相一致。
5、效果:
畫面物體空間感強,每一條邊、每一個面、每一處形體的距離都是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了。
四、第四道大門---結構明暗觀察
1、結構明暗觀察的概念
結構明暗是指與結構相關的明暗,如輪廓線、交界線、投影線、等等在色調上的表現。
2、觀察方法:
注意線的寬窄、形態及其明暗變化,注意力集中在線和線兩側1厘米到5厘米的范圍,觀察范圍越來越小,只在結構線自身的范圍內進行色調關系的觀察。
3、思維方法
結構明暗在頭腦中處于首席地位,與抽象明暗最不同的地方是先意識到結構,再意識到明暗、思考明暗與結構,再意識到明暗、思考明暗與結構的關系。如輪廓線、明暗交界線、投影線、高光、反光等等,每一塊調子都與結構有關系,無論是先意識到結構還是先意識到明暗,最終都要做到形色不分。
4、效果:
結構感和體積感很強,所有輪廓線、明暗交界線和轉折線都清晰連貫,所有塊面、形體都被結構線串在一起。
五、第五道大門---細節明暗觀察
細節明暗是繪畫造型中最末一個環節,它所使用的技術就是前面四種明暗技術。
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它只注重觀察刻畫最表面的細節。
最重要的幾種觀看方式意識:
1、從調子出發的看
瞇眼,只看光色、意識模糊或者意識集中于各種形狀的色斑之間的關系。關系及色距,必須是純視覺的看,只有感覺,沒有意識,只有調子,沒有形象。色調的看是整體的、籠統的、模糊的和直觀的。
2、從形體出發的看
瞇眼,側重看形體,但也要看色調,有明確的意識主導,如面與面、色序與色距,色調的形是否反映塊面的形,塊面的形是否反映了形體的形。形色是否分離,形色的結合精確度如何等等。形體觀察比結構觀察稍微要局部一些。只幾種在個單元形體的幾個面的對比觀察上,對明暗雖然也不能偏廢,但是,意識反映的重點必須轉移到塊面上,即單元形體的塊面比較上。形體的看較為理性的,是有意識的,不能僅憑感覺。
3、從空間出發的看
瞇眼為主,睜眼為輔。在空間意識的主導下去觀察明暗。對前后距離不同的形體進行空間判斷。空間明暗是具體的、相對的、是有條件的,譬如一個正面頭像,鼻子、顴骨、耳朵和后腦勺,它們之間的比較,從后面到全面地比較,從中間向兩頭比較,怎么比、怎么衡量,要看先入手,先畫什么,它就是比較的條件。肯定了什么,也是比較的條件。
4、從結構出發的看
比之前面更局部,觀察范圍更小、更窄,意識集中在結構線的周圍。結構觀察更理性,意識更強。但若要使之不孤立,必須將結構明暗置于形體明暗和抽象明暗中。
5、從細節出發的看
意識集中在更加小的范圍,眼睛要當放大鏡用。要把起伏夸大,細節加強。細節包括:劃痕、毛孔、毛發、污漬,灰塵、最細小的血管、最不容易觀察的裂紋等等。
模糊訓練法:
教具:擺放帶白色背景的石膏頭像一尊
要求:打燈光、光線關系明確,作業3-4張
第一步,只畫石膏像的背光與投影
要求:平涂、邊線模糊
第二步,在原有基礎上,亮部、暗部個再加一個色層。
要求色層歸納,邊線模糊
注意:色序和色距的關系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礎上,亮部和暗部再增加一個色層,出現最暗和高光。
要求:色層歸納,邊線模糊
難點:調整色序,畫出最佳色序關系
(以上三步解決抽象明暗問題)
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礎上畫成全因素素描,讓形體渾圓厚重,邊界模糊不停頓
難點:保持色序色距關系不變,讓色層與形體進一步豐富
(這一步已經走向形體明暗)
這是上帝之手畫的手。灰色底稿上用黑白兩種線條完成。如果你的眼睛跟著他的每一根線條去散步,你會發現自己的眼睛變成了“蟲眼”每一根線條都像是“蟲子”在起伏跌宕的形體上爬行留下的痕跡。這是造型藝術家多么需要的一種觀看方式和表現手法啊,大師就是大師。
觀看方式:
1、從調子出發看:抽象明暗——瞇眼看,關系和色距
2、從形體出發看:形體明暗——瞇眼看,重點轉移到單元形體的塊面
3、從空間出發看:空間明暗——瞇眼為主,睜眼為輔,進行空間明暗判斷
4、從結構出發看:結構明暗——觀察更局部、范圍更小,集中于結構線的周邊
5、從細節出發看:細節明暗——集中于更小范圍,起伏夸大,細節加強
第二、觸摸式素描:
傳統方式:輪廓——明暗——形體——空間(通過光影看形體,一般畫家的明暗深淺)
觸摸方式:形狀——結構——形體——明暗(通過形體看明暗,雕塑家的形體反應、質感反應和量感反應)
第三、王華祥素描論:
素描與寫實繪畫有關,也與由寫實派生出去的某些繪畫有關。對于寫實的訓練,素描可以說是一條必由之路。
如果你喜歡繪畫,那么你一定要先練練素描,如果你喜歡寫實繪畫,那么你一定要先學習素描。
素描不僅是一種繪畫技巧或繪畫方法,他對藝術家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甚至連世界觀、倫理觀、智商、情商都會改變。
王華祥作品
文章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需注明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