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素描要通過素描技法來提升靜物的動態感覺,讓靜物也可展示出物品的層次和空間感。
靜物素描可以從色彩感與明度關系方面進行層次調整:
1.色彩感與明度:
色彩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其中每一種色相都具有相應的明度并呈現出相應的差異性。黃色的明度最高,紫色的明度最低,其他各色相即為不同明度的灰色。
紅、橙、黃、綠、青、紫
雖然素描是“單色”繪畫,但在素描造型中,物象的色彩感只能依賴于不同物象色彩的明度差異來表現。
2.明度關系與色彩感表現
素描是借助于豐富的明暗層次去塑造形體的。在光線照射下物體所呈現的明暗變化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素描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如實表現客觀物象光與色的絕對強度,它所需要的是正確表現明暗層次的比例關系,即明度關系。
明暗變化的“五調子”是一切物體在一定光線下明暗變化的基本格局,運用“五調子”的規律表現物體的色彩感。以下是對素描物體中“五調子”的介紹。
物體的固有色不同,其“五調子”明度差別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講,低明度色明差別小,高明度色明度差別大。
物體“五調子”的明暗變化,一般來講不應超出它固有色彩的范圍,即是說應該在色彩明度的范圍內擴展其變化不能畫得過明或過暗,對色彩感的表現要服從于形體的塑造和表現,對于暗部客觀存在的亮色或亮部客觀存在的暗色,應按照“五調子”的規律予以調整。
明白以上的素描技法,可讓靜物素描作品展現出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