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個高校的美術高考多考查素描、色彩和速寫三門。素描的考試內容多以人物頭像為主,因為一個頭像基本能看出考生的水平。在考試方式上靈活采取了寫生和默寫相結合的考查方法,打破了考生猜題、押題的慣用思路,更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實水平。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有著較強的科學理性因素,是腦、眼、手高度配合的藝術創造過程,而不是考生死記硬背的活動,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也違背了學習素描的初衷。
回顧幾所高校的素描考試命題,在考試方式上,逐步由默寫轉向寫生、速寫和默寫結合的方式,重點考察學生的寫生基本功和素描基礎。例如,2010年某高校素描考題的具體要求如下:1.構圖安排合理,比例適當;2.造型嚴謹,結構準確,形象生動;3.刻畫深入,色調層次分明,畫面有整體感;4.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表情鮮明,富有藝術感染力;5.以寫實手法完成(鉛筆和炭筆均可),考試時間為兩小時。
根據考試要求,考生要畫好素描頭像應注意以下幾點:
構圖合理
構圖即布局謀篇,是作者所畫人物形象在畫面上的位置、大小、視線的朝向等,常常關系到一張作品的成敗。例如,構圖偏高使得畫面不夠穩重,構圖偏低畫面感覺壓抑等。在作畫之前,要分析考題所給定人物頭像的基本信息,然后確定主次關系,按照主次分明、布局合理、變化統一的原則確定構圖。首先確定視點角度,是平視、俯視還是仰視。關鍵是角度大小的選擇要有利于畫面中心的突出和形體的塑造。應注意人物頭像在畫面中的位置要大小適中,切忌太大或太小,不要偏向一邊。整體外形一般為不等邊三角形或不等腰梯形,不能太對稱,要保持重心的平穩。
造型準確
造型準確首先要掌握人物頭部的基本比例,除了要了解“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的基本比例,還要將五官的比例在相互比較中進行確定。尤其是針對不同年齡的人,人物頭部的比例也有區別,而且這種基本比例并不是絕對的,具體到每個人還要具體分析。要畫好人物頭像,必須做到對人物頭部包括脖子、肩部結構由外到內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解剖知識,包括骨骼和肌肉兩方面。骨骼方面主要有:額骨、頂骨、顳骨、枕骨、蝶骨、篩骨、顴骨、上頜骨、下頜骨、鼻骨、腭骨、淚骨、鎖骨等;肌肉方面主要有:額肌、眼輪匝肌、鼻肌、口輪匝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咬肌、胸鎖乳突肌等。對這些肌肉和骨骼要了解其位置、形狀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可以參照解剖書邊看邊畫;還要了解在不同角度和動態情況下它們的變化,結合人物寫生邊想邊畫。考生應對解剖學、透視學有所了解,花些時間來學習和掌握這兩門學科的基本規律,這些內在的知識能使素描作品更深刻、更完整,也更真實感人。
色調明確
光了解骨骼和肌肉的結構并不能畫出體積,素描主要靠明暗來表現體積,即通過黑白元素的色調和關系來表現對象。針對素描頭像,考生應抓住黑白元素的對比,以及灰色的過渡和變化,來達到表現人物特征的目的。人物的明暗來源于光線的作用,所以說,光是素描頭像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光在素描中影響著畫面的虛實關系和色調的關系,主要表現在黑白灰的大關系中。首先確定光的方向,以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再確定明暗交接線及投影。光源方位確定后還要考慮是順光、側光還是逆光,一般以四分之三側光表現起來相對容易,也易出效果。在畫面色調的安排上,面積較大的最深的物體一般不放在畫面的邊緣,而應放在接近中間的位置,這樣可以保持重心的平穩。考生需注意,畫面黑白灰的關系,應是相互促進共同構成的統一的整體。
抓住人物特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象特征,體現在臉型、發式、五官等方面。考生應對人物認真觀察和思考,通過對年齡、身份等背景條件的分析,準確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征,了解其性格特點和外部表現。人物頭像的素描不僅要注重形的準確,更重要的是傳神。傳統中國畫講“以形寫神”,這對素描同樣適用。傳神重點在眼睛和嘴角的表現,準確傳神的表現能夠塑造出有生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