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日常的靜物寫生訓練中,大量的時間是需要考生獨立完成寫生練習的,所以對靜物寫生的構圖安排,不僅體現在畫面中,而且還直接反映在對寫生對象的擺設和組織上。二是如何在畫面中取景,即以何種視角來確立畫面。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考生應培養自己的應變組織能力,因為在色彩靜物寫生考試中,經常出現的是已確定的靜物內容,而考生的考位是隨機和偶然的,這就要求考生能在靜物的任何角度熟練、合理地組織畫面的構圖,使它符合構圖原則,上述兩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需要我們了解和掌握構圖的原理和規則。
面對一組靜物,如何將其轉置于畫面的空間結構之中,我們稱之為構圖。一種獨具匠心的畫面構圖會使你的作品增添無窮的魅力。而構圖能力的培養是有其藝術的形式規則可循的,具體來說,一幅靜物寫生的構圖安排,主要根據物象的組合與你的感受確定是豎幅畫面還是橫幅畫面,然后在這個空間中運用對比、節奏、平衡等因素,充分體現自己的感受和意圖,表現出對象的特定氣氛。對于考生來說,構圖能力應有兩個方面的培養和訓練:一是擺靜物、組織物體的能力訓練。
無論是豎畫幅還是橫畫幅,構圖的美學原則主要是既要有對比和變化,又要能和諧統一,最忌呆板、平均、完全對稱及無對比關系的畫面,因為這將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和沉悶。畫面如果有聚散疏密和主次對比,有內在的接合及非等量的面積和形狀的左右平衡,就會產生生動、多變、和諧統一的畫面效果。懂得這一規則,會使我們的構圖千變萬化,并展現其特有的魅力。
構圖的擺布應首先考慮主要物體與次要物體及陪襯物體的定位,即何者為主,何者為次,畫面的中心在哪部分。主體物可以是一件較大的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組合物;次要物體一般在面積上應小于主體物;而陪襯和點綴物的單體面積則應更小一些;襯布的選擇與擺設應考慮畫面的色調聯系。
靜物的組織與安排,有了主次、大小變化就能使我們較容易地制造豐富的對比和變化。在物體的擺設安排上,每個人的藝術趣味不同,對比、節奏、平衡的表現也會因人而異。一般來講,主體物旁邊應有次要物體重疊組合,陪襯物應不規則地擺放在四周。如一個陶罐與一個酒瓶靠得較近,四周是一些小的水果和幾個雞蛋,這樣就會因大小、高低、聚散等對比因素而產生美感。
如果在選定靜物時沒有注意大小、主次對比因素,都以相近的距離分散地出現在畫面中,例如用三個同樣大小的陶罐均等距離地擺放,那將會造成沒有主體中心,畫面平均、呆板的現象。有些靜物寫生全是蘋果,形狀大小都很近似,那又如何來理解主灰、大小的對比因素呢?其實這并不矛盾。你細心地去觀察這一類優秀的靜物寫生作品,就會發現它一般都是用幾個蘋果重疊地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個“整體面積”相對較大的“中心”,周圍的蘋果則以自然松散、錯落有致的擺放與主體物形成陪襯關系。這其間的聚散、疏密是經過精心考慮和安排的,只是因不露痕跡而顯得自然罷了。
作為畫面的構圖安排與靜物的擺放原則是一致的,如果說有些不同的話,那就是考生在面對特定角度的靜物進行寫生時,可根據需要對畫面中出現的個別物體作適當的移位處理,以符合整體畫面的構圖形式的美感規則。此外,主體物忌放在畫面的正中心位置,因為這樣會給人呆板、僵死的感覺,向中心線以外略偏移一些才會讓人感覺舒服。畫面中的靜物應盡量避免出現在同一條線上或等距離位置上,而應錯落有致、聚散有法?!笆杩膳荞R,密不通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畫面的構圖一般有三角形構圖、復合三角形構圖、橢圓形構圖、S形構圖、V形構圖等,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