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怎樣畫才能做到整體? 美術生都應該看看!
相信很多畫畫的朋友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畫面有些花,亂,再整體一些。整體是一種素質,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還是把握不好。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整體的話題。
下面是對于如何畫整體的一些方法總結,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體會。
整體表現要做到整體觀察和整體表現。
整體的觀察方法有三種:
(1)“同時看”的方法。縮短對單個目標的觀看時間,加快對多個目標的觀看頻率,用于觀察整體關系。
(2)“對比看”的方法。一次將兩個類似的目標頻繁對照著看。用于“測量”和確定比例、明暗、形狀等物體形式。
(3)“瞇眼看”的方法。瞇起雙眼,破壞視線的焦點,使整個物體“虛”化,通過強制的手段得到整體觀察效果。
整體表現有六個要求:
(1)先大后小。這里的大與小,是指物體的基本形和局部形的大小關系,例如,頭部作為一個立方體是基本大形,而五官則是基本大形中的局部小形。同鼻子相比,五官是基本大形,而鼻子則是五官中的局部小形,鼻翼又是鼻子中的更小的形。違背這一要點,會造成“形體不準”的結果。
(2)先草后精。在物體形沒有確定之前,不能單獨將某一部分過分細致地刻畫。違背這一要點,會造成畫面“碎”和整體失衡的結果。
(3)先直后曲。直線比弧線簡單,方形比圓形簡單,平面比球面簡單,所以,應“先直后曲”,以便于把握形的準確性。違背這一要點,會造成“比例不準”的結果。
(4)先暗后明。每一次、每一遍、每一個階段,每個體、每個面、每個局部的開始,都要從最暗處畫起,再畫次暗、灰部,最后是亮部。違背了這一要點,會造成“明暗失調”的結果。
(5)先實后虛。先畫感覺的強點,后畫感覺的弱點。違背了這一要點,會造成“畫面平,無空間感”的結果。
(6)先近后遠。先畫前面物體,再以后面物體相襯托,使主要物體突出、明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