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26日),浙江省教育廳公布2011年浙江省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數據顯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有所改善,但一些方面下降比較明顯。
孩子的身體素質,仍很堪憂。
現狀:
16萬大一新生不足四成體重正常
這次省教育廳公布的數據,根據84所省內普通高校(包括6個二級學院)上報的2011年度16萬大學一年級新生有效數據統計。這是浙江省連續第三年公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
數據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杭州與溫州、臺州分列于健康測試成績較好和較差的兩端,全省11個區市的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水平呈現不平衡的狀態。 2011年浙江省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總分(包括耐力、肺活量、速度、柔韌性、身高體重等)按照生源所在地區排名分別為杭州、嘉興、衢州、麗水、紹興、金華、舟山、湖州、寧波、溫州、臺州。
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總分排名前十的中學有:杭州外國語學校、湖州中學、諸暨中學、嘉興一中、蕭山中學、蘭溪一中、鎮海中學、金華一中、樂清中學、富陽中學。
2011年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總成績的優秀率,比2010年提高了0.09個百分點,肺活量體重指數逐年提高,身高標準體重指數趨于穩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有所改善。
但是,去年浙江省高校新生正常體重學生比例僅為34.4%,超重學生比例為3.7%,肥胖學生比例為5.8%,較低體重學生比例為45.4%,超重和肥胖學生比例逐年上升,身體形態指標低于正常要求;2011年男女生坐位體前屈、男生擲實心球和和女生50米成績均為近五年最低值,說明柔韌、力量和速度素質下降明顯。
體育課不得不降低難度
陳嶸,是參與此調查報告的成員。她也是浙江省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專家、浙江工業大學體育軍訓部教授。
當數據統計出來時,她自己也被嚇了一跳,“整個情況不容樂觀。”耐力、速度、柔韌性及力量,“全面下降”。而這一切,都反映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體質下降?!?/P>
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在教學第一線的體育老師也深有感觸。
“體能下降很明顯,心肺功能差,稍微跑一跑就不行;肌肉無力,不少同學的關節很僵硬,和60多歲老人的關節差不多?!闭f起上體育課的感觸,浙江大學的體育老師韋俊芳很無奈。
杭二中體育教研組長肖偉老師發現,近幾年,明顯覺得體育課教得很吃力,不得不降低教學難度?!拔覀兊捏w育課涉及教學大綱的各大項目,田徑、體操等項目都列入教學內容,但學生完成的情況不大好?!币恍┰境踔猩蛻撃芡瓿傻膭幼?,不少高中生都沒法做好。比如單杠有個單腿蹬地翻上動作,原本是初二學生就能做的,但不少高二男生都完成不了。再比如一些技巧動作,墊子上前滾翻,也就是我們說的翻跟頭,小學初中就應該會,可就是有幾個高二的男生,怎么都翻不過去?!爸饕菂f調性差,動作很僵?!币驗閷W生完成率越來越低,老師不得不降低標準。
“學生跑得還是比較多的,但在力量方面,柔韌性方面,的確比較弱?!睆氖麦w育教學多年的大關中學體育老師徐靈飛深有感觸,“另外,爆發力差,從跳遠、跳高等項目很看得出來。一些球類運動,比如籃球、排球,基礎都比較差。雖然上課都很喜歡練習,但平時主動去玩的不多。”
“和10年前比,孩子的活動能力下降還是比較明顯的。”天長小學體育老師陳潔虹發現,一些家長的生活習慣愛圍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很少創造機會帶孩子去戶外,“原來的孩子除了學校保證的運動外,放學了還愛玩玩動動,現在的孩子,很少有這樣的機會?!?nbsp;
原因:
家長的過度保護與老師害怕學生受傷
自2009年,陳嶸便參與“浙江省學生體質健康研究”。3年間,她也不斷在反思和尋找“下降”的原因。
不可否認的是,過重的學習負擔擠占了運動時間。也許,“將體育成績納入高考,才能引起重視吧?!彼f。這樣,才能改變體育課作為副科的弱勢地位。
制度缺陷,也是導致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
體育老師的保護制度缺失,“害怕學生受傷”成了一道緊箍咒?!八麄儾坏貌豢s手縮腳,不敢給孩子加量?!标悗V說。因此,她認為,“需要從制度層面,給予體育老師保障?!?/P>
“家長的過度保護”,也是其中一個?!耙郧?,學生在活動中摔倒,家長并不會那么敏感?!标悗V說??涩F在呢?家長的過度保護,束縛了孩子運動與體質的發展。
“孩子平時鍛煉少,特別是自己去和大自然接觸,主動活動,非常少。另外就是和飲食習慣有關,很多孩子愛可樂等碳酸飲料。特別一個感覺是現在的孩子很容易受傷,其實我們都是先熱身活動后再參與運動的,但是有些學生,跑跑就摔跤了,還特別容易骨折。以前最多有些扭傷,很少有骨折?!币晃怀踔畜w育老師表示。
體育鍛煉應試傾向明顯
另外,體育鍛煉的應試傾向,是造成體質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一所重高運動場,傍晚時分,只有五六位同學在長跑,一位女生表示,平時很少鍛煉,“要體育測試了不得不練習下,不然會不及格”,同時,她也表示,“主動出來運動的人很少”。
一位重高體育老師發現,一些本應在初中就需要練習的項目,不少學生卻從來沒摸過。在一些初中的體育教學中,應對中考進行的教學比重過大,而忽視了其他的基礎內容。一位初中體育老師透露,中考體育測試前幾個月,幾乎一切“與中考無關”的運動項目都要取消,而為中考項目服務,這幾乎已成為心照不宣的慣例。而小學的體育課,有些因為體育老師不足,由班主任當班,練習的內容比較單一。
“孩子在成長的特定年齡段,要進行相關的練習,這樣對整個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才會有好處。但過了這個時間段,再怎么補,會有好轉,但達不到那個程度了。”杭二中的肖偉老師這樣解釋。而體育鍛煉的好處是隱性的,在意志品質、交往能力,能給孩子帶來幫助,但現在“大家都有些功利”。
也正是這些原因,學生的視力情況很觸目驚心。近日公布的,市教育局年對于2011年杭州市中小學畢業年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數據,高中的近視率幾乎都在九成(見下表)以上。
這些,都亟待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