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實行“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新高考模式第二年,高考期間,記者就新高考的話題對部分考生和家長進行了采訪。“感覺整個人一下子變得很輕松,當初報考二類院校是個正確的選擇。”昨天下午5點,剛剛從考場走出來的小杜看到等候在門口的老爸,一下子飛奔過去撲到父親懷里。順利地通過兩天的高考,小杜說自己終于徹底解脫了,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不然明天還需要再考一門自選模塊,那樣會增加很多課業(yè)和心理的負擔。
小杜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學校一直處于中上水平,在選擇報考幾類院校時,一家人曾有過不小的分歧,他堅持讓孩子報考二類院校,但是孩子自己覺得應該給自己多留一個機會。但最終考慮到學業(yè)、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孩子還是決定量力而行報考二類院校。
記者在衢州一中考點看到,昨天下午4點多鐘,考生的外語考試還沒有結束,不少家長已經(jīng)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守候在門口迎接孩子的“凱旋”。記者在隨機調查中了解到,守候在門口的家長,絕大部分是報考二、三類院校的考生家長。孩子高考結束在即,讓孩子第一時間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帶孩子出去吃頓“大餐”,成為不少家長共同的選擇。
“每個人能力和愛好都不一樣,不一定非要擠到最前面,考出自己的水平就好了?!闭谛iT口等候考生的家長章先生告訴記者說,對于高考,他和孩子都看得很開,也沒有定下很高的目標,能考多少就考多少。對于高考模式的改革,他也表示認同,他認為“分類測試”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學會必要的放棄,量力而行,考到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yè),也許對自己今后的發(fā)展更有好處。
采訪中,不少家長也表示,現(xiàn)在大學錄取率超過80%,上大學已經(jīng)不是難事,只是上哪所大學的問題,這個就憑孩子自己的本事,不強求。相比大學,一些家長認為,考慮現(xiàn)在的就業(yè)形勢,選一個合適的專業(yè)或許比學校更重要。
據(jù)了解,浙江省從去年開始實行“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選拔模式,報考科類分文科、理科、藝術、體育四類,藝術、體育類考生可兼報文科或理科。報考類別分一類、二類、三類,分別對應三個錄取批次。一類對應第一批,主要為重點高校、“211”高校和經(jīng)批準列入這一批的本科高校專業(yè)(即往年的一本);二類對應第二批,主要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包括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的本科專業(yè)(即往年的二本、三本);三類對應第三批,主要為高職(高專)院校專業(yè)。今年我市報考一類(含兼報一、二類和兼報一、二、三類)的考生共9541人,單獨報考二類考生4815人,單獨報考三類考生1129人。
據(jù)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新高考兼顧了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通過分類報考引導考生面對多種選擇,讓不同類型的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和能力對應報考重點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等三類學校,從而讓適合的人通過適合的考試,選拔到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學校和專業(yè),接受適合的教育。對不同高校而言,也可選拔相應合格的學生,不再用統(tǒng)一的考試科目來決定學生的命運,不用同一把尺子去量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成就。
另據(jù)了解,今年高考成績將于6月24日左右發(fā)布。文理科第一批及第一批的提前錄取院校和藝術、體育類的本科,高職單考單招的院校同時填報志愿,網(wǎng)上填報志愿時間為6月26日至6月27日。今年不再進行現(xiàn)場確認。7月上旬正式啟動錄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