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以學為主,考生以考為主,大多數同學天天都在做題、模擬考試,就以為是考生了,這是大錯特錯的,什么時候變成考生呢?就是真正考試的時候,即有臨場壓力狀態下,題目答案無從參考的前提下做題。如半期考、期末考、模考的時候,算是半個考生了,到高考的時候,才算是一個真正的考生。
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都可以想想看,平時所干的一切事情究竟是在學呢還是在考?毋庸置疑,當然是在學,哪怕做題的時候也是在學題,而不是做題。大家做題或者考試的時候,通常做錯了題,比如說一道閱讀題(語文、英語)大家想一下,當做完后,一對答案,發現答案選A,而你選了B,我相信在這個時候,絕大多數考生會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再把這個題仔細琢磨一遍,把原文、問題、選項都仔細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終于明白了,A才是對的,B怎么錯、C怎么錯、D怎么錯,尤其是選B犯了什么錯誤,至此研究明白全部考題之后就算研究完了。或者有的學生看原文怎么解釋,根據這句話的意思看選項,A選項是什么意思,而A的意思與原文幾乎一樣,所以答案選A,而B、C、D在哪兒犯的錯誤,學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