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琪是虎門本地高中考上清華的第一人,她高考理科只考取了656分,距離清華大學出檔分數線相差42分,卻憑借著藝術特長生考試,被清華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錄取。
她與她所就讀的虎門外語學校(以下簡稱虎外)也因而引起了廣泛關注。
該校是一所辦學僅六年的民辦學校,想在眾多民校中勝出,急需清華北大的光環。今年高考前8個月,校方發現了“藝術特長生”這個可以大幅降分錄取的高考捷徑,于是不惜花費百萬請來了北京4名專家,每周坐飛機來虎外進行輔導,在8個月內速成,培養出了一個“清華生”,授課專家對此也直呼“奇跡”。
但這個“清華生”的背后,也許不僅僅是付出和贊譽,還需要反思。
熱度系數:★★★★
“虎外的生源不可能跟莞中、東華比,只有劍走偏鋒敲開清華北大的大門。”
———虎外招生辦主任周和平
“當時覺得就是個賭博的心態,現在考上了清華覺得很值,如果沒有考上,那就不值了。”
———黃綺琪
虎門外語學校辦學才6年,今年是第一屆高三畢業生高考。早在2007年學校向社會招高一新生時,就有不少家長質疑這所沒有高中經驗的學校,能否培養出大學生。
捷徑藝術特長生可降分錄取
“虎外的生源不可能跟莞中、東華比,這一屆高考生當初入學的成績普遍都不高,直接考清華北大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劍走偏鋒,通過國家政策允許的藝術特長生考試敲開清華北大的大門。”虎外招生辦主任周和平說。
據了解,全國目前有53所學校設有大學藝術團,每年均有招收一定名額的藝術特長生。其中清華招收藝術特長生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1月份舉辦的冬季夏令營就是選拔考試,只要通過冬令營考試,獲取一級優秀證書,考生高考分數線只要過當地省市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就可以成功讀清華了。
2009年4月,虎外董事張錦英專門去了一趟北京,對清華、北大、北師大等名校藝術特長生招生政策進行摸底。藝術特長生和藝術類考生不一樣,前者是大學為了活躍校園藝術文化招收的藝術特長生,就讀的并非是藝術專業。而后者是考取大學藝術專業的考生,就讀的肯定是藝術類專業。
投入北京專家每周飛來虎門
經人牽線,張錦英認識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藝術培訓中心主任王克心,同時也認識了北京其他三名專家。
“我培訓藝術特長生有十多年了,掌握有全國各個大學招收藝術特長生的信息,比如清華藝術樂團,剛好緊缺巴松,這個信息很關鍵,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可以有針對性地培訓。”但王克心對張錦英的想法還是不斷搖頭,“距離清華大學1月份的冬令營只有8個月的時間,我心里根本就沒有底,這些學生沒有學過巴松,也沒有太多音樂底子,怎么教啊。而且,我們四個老師都在北京,來回往返以及住宿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如果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完了一個都考不上怎么辦,我當時就想撲滅了她這個想法。”
但張錦英很堅定,她對王克心說,所有的費用她出,“如果輸了就當成是積累經驗了,明年繼續考。”被張錦英的坦誠感動,王克心以及另外三個專家答應了。“培訓時間如此之短,在我們帶過的上百個藝術特長生中是第一次,一般都要個兩三年,我們壓力也非常大。”王克心說。緊接著,去年4月底,他們就飛來了虎外,在240多名學生中進行海選,選出了12個成績有望突破重點線而又對音樂有興趣的學生。
去年5月14日,他們開始對這些學生進行培訓。他們每周來虎外三天,分別是周五到周日,從北京坐飛機飛來深圳,然后從深圳坐車來虎外。虎外也給他們安排了四星以上的酒店,培訓完了又坐飛機回北京。
據該校一陳姓校長稱,這些專家上課很負責任,每天都從中午12點上到晚上9點,他們培訓三天其實也就只有一兩千元的報酬。不過,由于是從北京請的專家,在交通住宿等其他方面投入比較大,8個月下來,這塊投入有上百萬元。
而通過藝術特長生捷徑考取清華的黃綺琪的父母也表示,購買巴松費用就要7萬多元,平時每個星期保養樂器也要上百塊,雖然學校培訓是免費的,清華冬令營報名也只有200塊左右,但參加冬令營考試歷時一個星期,往返北京機票以及住宿費用加起來,為這場考試也差不多付出了十多萬元。
訓練每天4小時哭過好多次
培訓過程頗為曲折。才培訓一個多月,挑選出來的12個學生中就有4個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了8個學生堅持到最后,所學的樂器分別是巴松、打擊樂和大號。
王克心稱,由于時間短,每天的訓練強度也比較大,一般都要四五個小時,中午不休息,晚自習之后也要訓練兩個小時。“學生壓力也很大,因為在這方面付出時間太多,肯定會影響高考復習,如果考取特長生失敗了,誰也擔當不起,所以對學生要求是自愿的,誰想退都可以退。”
黃綺琪一開始壓力也很大,“心理壓力是很大的,我也曾因為這個哭過好多次,但我好在成績波動不大就堅持下來了。”她在1月10日左右參加清華大學在廣州舉辦的自主考試文化課部分,獲得了降分至一本分數線的資格,然后又在1月19日參加清華冬令營獲得了“一級優秀”證書,高考后也順利地超過了一本線而提前被清華錄取。
“當時覺得就是個賭博的心態,現在考上了清華覺得很值,如果沒有考上,那就不值了。”黃綺琪父親黃志雄稱。和黃綺琪一起學巴松的另一個同學,同樣取得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一級優秀證書,但因為高考分數達不到一本分數線,導致證書無效落榜清華。
“這個過程就是個夢,高考成績出來前,我都睡不著,擔心沒有學生能考上,幸好結果有驚無險,8個月,難以想象,最后就成功了。”王克心自拍額頭直呼“奇跡”。其稱,在他十多年遍及全國的教學經歷中,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也沒有聽說過。
據了解,虎外8個藝術特長生考試中,其中有5個通過藝術特長生的降分分別被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以及北京師范大學錄取。
“這和學校的付出以及學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王克心稱。據上述招生辦主任周和平介紹,學校將總校長和其他行政辦公室都騰出來給這8個學生練習樂器,情愿躲在一個小角落去辦公。
效應帶來了生源帶來了重獎
虎外考上了一個清華,這在東莞民辦學校中轟動不小。在東莞的教育格局中,清華北大一直被東莞中學、東華高級中學等學校壟斷。虎外的加入,刷新了東華之外民辦學校在東莞培養清華北大生的紀錄,對于一個自負盈虧的民辦學校來說,意義不言而喻。
“這次我們召集初一藝術團,竟然有300多人報名,虎外這次高考的效應出來了。”王克心稱。據了解,現在高一這一年級又有15名學生報名了藝術特長生考試,而從這一屆考試,虎外也將開始收取學生每月2000元的培訓費。
虎外也打算堅定自己的“特色教育”。主管虎門教育的虎門宣教辦主任李世賢也稱,他相信虎外以后還會出更多清華北大。據李世賢稱,由于虎外高考成績突出,虎門政府將會給其獎勵50萬元左右,而也因為該校中考成績超過市平均分119分,同時獲得了虎門政府100萬元的獎勵。
反思不應只為考試而學
不過,經歷了這么一場驚心動魄的培訓經歷,王克心也反思,這次考試成功了,但他希望學校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為了學校的品牌去培養藝術特長生,要將藝術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普及藝術教育。
“盡管8個月挑戰成功也讓我很興奮,但我希望培訓過程還是循序漸進好,同時我也希望學生通過藝術特長生考試進入大學之后,能將藝術當成自己長久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另外來自北京軍樂團的授課專家也表示,“在舞臺上表演,8個月練習出來的巴松和8年練習出來的巴松聽起來可能區別不大,但8年的練習,演奏出來的音樂的內涵,肯定會比8個月豐富得多。”
而黃綺琪也和清華大學簽約了一個加入藝術團的協議,即是通過藝術特長生考試的她也必須加入清華大學藝術團,參與藝術團的演出,本月7月23日她也將會提前到清華大學集訓,8月3日將首次參加藝術團演出。“我覺得如果為了考試而不是因為興趣去學一門藝術,學的過程是痛苦的,考進大學進入藝術團更痛苦。幸運的是,我不是,我對巴松還是抱著興趣去學習的,不敢說自己有天賦,但想說的是,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只要自己有興趣。”
采寫:南都記者 卓奇文
攝影:南都記者 劉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