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素描和色彩是基本功,兩者必須純熟。“人物寫生”既考速度也考耐力,幾個小時下來,考生抓畫筆的手經常是沒了知覺。
②來自江門的湯國偉畫畫時眼睛總愛瞪得大大的,其投入狀儼然是一個小藝術家。
③每天,導師現場點評是一天最緊張也是最興奮的時刻。
④相互切磋、互點迷津,是技藝長進的捷徑,更是小憩一會的好方法。
■晚上,“三塊錢一個盒飯”,畫室附近提供廉價快餐的小餐館,就是藝考生們每日的“營養補給站”。
■來自湛江的龐銓進、龐華泉(右五、右六)兩兄弟與7名藝考同學同擠一間出租屋,辛苦也快樂。
■中午,在畫室一隅的休息間內,一位藝考生終于挨不住連續14個小時的辛勞作畫,昏昏睡去。
■早晨的人物素描時間,畫室內炭筆聲沙沙作響,每個藝考生都神情專注,場面頗為壯觀。
我是一個農民,希望能考上美院雕塑系,做一個城市的農民。
我喜歡雕塑,愛油畫,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
考一年,考兩年,我都無所謂。
———小伙龐銓進的藝考感言
“我是一個農民,我希望能考上廣美雕塑系,做一個城市的農民?!?0歲的龐銓進說這句話時的成熟勁兒,根本不像一個高三的學生,“考一年,考兩年,我都無所謂?!睆妥x似乎泯滅不了銓進心中對藝術理想的熱愛和憧憬,但是在談到自己的理想時,銓進又突然現實得跟大多數高考生一樣,“我喜歡雕塑,愛油畫,現在想來,最大的理想莫過于考上一個好大學,學自己喜歡的東西?!?
今年的美術高考已于前天開始。全省2萬多美術高考考生對著一張《廣州日報》畫了一整天。而在每一位美術考生心中,即將于3月2日舉行的廣州美術學院考試則顯得更加神圣。據悉,今年廣州美術學院的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為1270人。為應對報名人數不斷走高的趨勢,學院今年專門將省內考點增加到6個,在原來廣州、汕頭、茂名的基礎上,增設佛山、深圳、湛江3個考點,省外增設湖北考點,使今年學院術科考試的考點總數達到15個。
每年考前幾個月,在廣州美術學院附近的城中村里,總會涌進一大批從各地來參加考前美術培訓的高三學生。城中村里,每隔不遠就會有一間培訓畫室。據一位畫室的老板估計,大大小小的畫室至少有150家。
“去年3月,我同其他近2萬名廣東考生一樣,信心十足地參加美術高考。我愛油畫更喜歡雕塑,雕塑時經常要糊泥巴,就像我父親在田里和泥巴打交道一樣。只是,考上了大學我就會在城里‘玩泥’!”銓進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龐銓進、龐華泉,粵西數百名美術考生中的一對親兄弟,父母務農、家境清貧。從去年11月份直到今年3月份高考,他們都一直在城中村里度過。
午餐時分,記者走進美院對面的昌崗中街,路兩旁到處是背著畫板提著畫箱的學生哥、學生妹。“畫中畫”,是城中村里規模比較大的一家畫室,龐家兄弟就讀于此。走進畫室,強烈的藝術氣息夾雜著鉛墨顏料味撲面而來。數百平方米的大筒子樓里,放滿了紅紅綠綠的凳子;每堆凳子前面又擺滿了各種寫生用具,或果或菜或瓶或罐。淡黃的燈光照在靜物上,一位畫累了的學生趴在膝蓋上打盹。銓進告訴我們,畫室里人多時有600多人,兩兄弟每天也和他們一樣,上午素描、下午色彩、晚上速寫。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十點半,一天14個小時,幾乎全部都在畫室中度過。
銓進說,一天中最緊張的當屬上午的素描課,由于模特少而學生多,通常不得不幾十個人圍坐在一個民工模樣的模特身旁,用炭筆作畫。畫畫時間通常按照高考的要求,三小時內必須完成,然后就是老師點評。吃飯就到樓下的小店里解決,三塊錢一個盒飯。
銓進的宿舍在泰沙路一個偏僻的小區里,兩房一廳,十人同住,房租每人每月110元。雖然剛入住才兩個月,墻壁上已經掛滿了他們的作品。一個個素描肖像成熟滄桑,更映襯出他們的稚氣未脫。十人當中,有八個都是廉江五中的。由于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到大城市,人生地不熟,所以往往都和同學一起住。臥室中較大的一間,住了7個人,由于人多只得打地鋪。幾張被子湊在一起,一張大床就成了。臥室的墻壁很干凈,一張香港女明星的海報顯眼地掛在墻壁上。雖然大家有說有笑,但考前的緊張和焦慮仍會在臉上或口中不自覺地顯現出來。
銓進閉著眼斜躺上面,一本素描教材半遮著臉?!捌鋵嵳f自己不緊張不擔心全是假的。我愛藝術追求理想,但目前來說我只想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廣美?!便屵M睜開眼直直地盯著天花板上的燈,他的眼睛很大,倒映在眼球中的燈光愈發明亮。
記者手記
在與龐銓進他們相處的幾十個小時里,看著他們的青春朝氣、單純上進,聽著他們的歡聲笑語、些許感嘆,以及在涂鴉板和廁所墻壁上因為艱難的高考和朦朧的愛情而寫下的真切話語,記者恍惚又回到了屬于自己的那個年代,那段酸甜苦澀的不老時光。
銓進在自己的作品集中有兩段話:“我深知藝海無涯的道理,自己還需奮斗,希望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學習需要埋頭苦干但過分埋頭苦干會適得其反?!边@些話對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而言,都不會陌生。其實,這些話或許是對自己曾經年輕朝氣理想樂觀的一種紀念,又或許是對自己現在失去理想搏功名奪利祿心態的一記警醒。我們可能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但他們卻實實在在地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過去!(文/圖記者陳安、駱昌威 實習生顧展旭)
相關鏈接:美術生 減壓場 美術生職業前途規劃區 許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