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考攝影專業的考試制約著中學藝術教育的發展模式,如何把高考攝影專業的考試攻中學教育的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銜接起來是對中學教育應如何面對未來教育的發展,如何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培養合格的人才是中學教育面臨的教學問題,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影像的時代,是多媒體發展迅速而影響我們生活的不可更改的現實。對讀圖時代的到來,發展和培養數碼影像人才是教育部門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普通高中藝術教育者的我們,更應有這種緊迫感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才無愧于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關鍵詞] 藝術教育 高考 攝影專業 普通高中
在人類文化發展歷史中,科學和藝術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科學不僅改變人們的藝術時空觀,還催生出新的藝術門類,照相發明,促生了攝影藝術、電影藝術。豐富了人們的藝術表現手段,擴大了藝術創作空間,改變了人們觀察世界的方式,傳統的文化傳播主要經歷了神話傳說的口頭傳誦與文學時代的確切記錄兩個階段,而現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感覺到以影像為主體的多媒體技術必將取代文學成為文化傳播的主媒體。所以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影像時代,尤其是攝影,以其直觀、鮮明信息豐富的特征,正逐步成為人們記錄及表達的重要手段。這也就為我們從事高中藝術教育者所面臨的新課題。如何在變通高中教育階段把攝影教育納入專業訓練之中,如何適應攝影專業的高考考試要求也越來越現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
一、 高校攝影專業與中學教學之間的關系
目前在我國的高校設有攝影專業的只有十幾所,正因為少而成了冷門,也就吸引了熱愛此專業的學生報考,因為社會的需求越來越大,培養出來的人少,社會就業也就不成問題。在我國,攝影高等正規學歷教育起步很晚,直至廿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才納入國家教育計劃,所以社會各界和考生對我國攝影高等教育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而從事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師在藝術高考時不知如何去帶領學生參加這方面的考試,平常的教學活動中也不知如何開展相應的訓練和輔導,另一方面,有攝影專業的高校又希望有專業方向明確、素質良好的學生苗子報考自己的專業。過去,我國的攝影教育大都在一些職業技校和職業中專中進行,這些學校的學生專業都有一定的水平,參加高校的專業考試似乎不存在大的問題,但參加高考文化上又有相當的不利因素,由于目前我國高考的文化錄取基本上是以普通高中為基礎進行的出試題方向,主要是以在校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教材知識結構為主線,考核的基準,而職高和中專的教育因為教材和培養方向的不同,在此不是強項。文化考試水平趕不上普高的學生,這樣往往就成了專業過關,而文化又達不到高考錄取線,高校就招不到好的生源。正好相反,普通高中的學生文化卻相對要強,普通高中班的美術特色班美術的專業也不錯,但有些高校在專業攝影考試中又增加了攝影常識筆試和面試的考試,無疑在此方面許多變通高中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因為大部分普通高中教育對攝影專業的要求不知所云,又沒有一定的教材指引,而許多美術專業教師也不是通曉攝影知識的,如何開展輔導也就有些不知所以。最近由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了一本 <攝影專業高考指南>似乎使人有了些認識,但究竟如何開展教學的輔導也還是不太明了。
幾年來,我在自己的教學中對攝影高考進行探索和研究,通過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和成績,根據我的經歷,對全國的攝影高等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培養學生中摸索出了一點經驗,對在普通高中進行攝影藝術教育有了深深的感悟。
二、 高校攝影專業考試的類別特點
在我國藝術類專業高考的考試方法和要求方面,不同的高校由于自身辦學的特點,存在不同的考試要求和規定,而攝影專業的考試也是如此,比如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和攝影學院及北京廣播學院攝影系,它們考試分初試、復試和面試三個步驟,專業考的科目有素描、作品分析、攝影常識和面試,時間拖得較長約半個月,要求學生除有美術攝影知識外,還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綜合素養,這在面試時充分地體現出來,到目前為止,我培養考進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廣播學院的學生在專業上通過的有 11名,這些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專業都是比較全面的,包括學生的氣質修養都是如此。這兩所學校招的人數少,一個系全國才招15—20名,去年我培養的學生有2位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這在全國的激烈競爭中算是大有成效的。另外,如大連醫科大學攝影系等一些院校在專業考試中科目是素描、色彩和攝影常識筆試,而南京林業大學的南方攝影學院在攝影考試中卻卻主要注重文化知識,只考作品分析和面試,也就是只考學生的文化水平,因為在錄取時,他們更注重的是語文和外語水平。還有些院校比如魯迅美術學院和西安工程學院等一些院校的專業考試,他們基本上不考攝影,也不對攝影知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他們只考美術專業中的素描、色彩。對此我感到疑惑,畢竟美術和攝影在專業上還是有差別的,美術專業好的學生不一定就會喜歡攝影,而愛好攝影和有一定攝影水平的學生又不能在美術專業考試中占優勢,勢必造成最后高校招的生源在專業學習上不見得就很理想,又因為學習攝影對器材上有特殊的要求,經濟投入上也比美術專業要高,而學生卻是在有一定的思考后才報考攝影專業的,平常學的攝影知識如果在高考中得不到體現,這對學生不公平,同時對高中階段攝影教育輔導也就變得可有可無,反過來攝影的教育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普及也得不到很好推廣,對高校的教育和生源也不能起到促進作用。在高校攝影專業學習的學生中,據我所了解,也有不少由于經濟原因,本來是學美術的后來分在攝影專業,而又由于不能購買相應的攝影器材而得不到專業的提高的例子。這一方面就阻礙了攝影教育的發展,對高校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三、 中學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關系
在我看來,高校在攝影專業考試中要充分體會和了解中學教育的延續性。在中學教育特別是變通高中教育中,藝術課只是選修課,攝影在藝術欣賞和鑒賞課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廣泛存在的變通高中美術特色學?;蛱厣嘀械慕虒W中,美術基本功教學占著主導地位,攝影教育也沒有專門的很好地被重視地起來,這其中的原因有師資力量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攝影專業考試在高校中沒有明確統一定位的問題,而客觀上也影響了中學教育對攝影教育的可行性操作。要解決這個承上啟下的銜接關系,我認為高校應充分地了解應考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中學教育的客觀現實和教學大綱及教材教法。有可能的話,這對高校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可以招到好的生源,而對于中學教育來說,它有了明確的教育方向和目標,對培養合格的學生也有了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兩者交流的最大受益者是熱愛攝影事業的學生,使他們能得到正確的指引,少走彎路,對今后在大學的學習和未來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四、 中學教育對美術基礎訓練的全新定位
由于攝影與美術間的歷史淵源,同時也由于中國很多攝影教育學科都是建立在美術院校中,因此,很多攝影系的專業基礎教學都明確地提出從美術的造型基礎的攝影的表現意識過渡的模式,因此在招生考試中只過分地強調了美術專業的重要性,而作為影像課程的需求,縱觀國際上同類專業的課程,都是逐漸淡化美術技巧磨煉過程,而強化美術的設計思想理念,加大構成類課程的比重,象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版式設計等,并全部用電腦數碼技術完成,這實際上是將美術基礎訓練變成了一種專業修養必修課,這也可以保證沒有美術基礎的同學同樣可以迅速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正因為如此,在攝影高考中如過分地要求學生作長期的美術技能訓練也是不可取的。畢竟學生將來的專業對象不是以美術技能去表達而是運用數碼影像技術的操作來表現和創作,時代與未來的發展將會要求高校改變招生考試的固有模式,而對中學教育在美術基礎訓練上也有了嶄新的認識,重新定位于真正符合高等教育和未來社會所需求的人才才是教育業的根本發展方向,所以在高校攝影專業的考試中,我建議以攝影基礎知識為主,美術專業為輔,文化素質面試三個方面來命題,這樣,一批熱愛攝影藝術,又有一定美術基礎和文化素質的學生才能脫穎而出,高校如果一味地只考美術專業似乎對許多熱愛攝影事業的學生是一種放棄,因為他們所學的攝影知識得不到檢驗,專業優勢也得不到體現,而對于把考試時間拖得過長也是不適合的。因為學生考試時間太長,勢必加重學生在經濟等方面的壓力,對于文化的學習也是一個時間上的浪費。如果全國高校有攝影專業的院校能較統一的有一定之規去考試的話,對于中學的教育和學生的應試學習也不諦是一個福音,但愿這一天能早日到來。
五、 迎接影像時代的到來
對于在普通高中如何進行攝影教育的輔導,我認為一要有熱愛攝影事業的教師,這是重中之重。而對于生源來說其實不用愁,現代生活離不開影像,數碼影像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多媒體的傳播及它良好的互通性,已經顯現出對傳統藝術逐漸淡化的趨勢,對于文化的傳播方面產生著巨大的推動力,而對于現代學生來說,幾乎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只要我們把攝影教育的推廣工作做好,自然會吸引更多熱愛攝影的學生從事攝影專業學習的。二是要把教學目標和規劃踏踏實實地做好,選好教材,多加留意和分析各高校的專業考試要求,并根據不同特點制定不同教法,走出去,引進來,請高校的教授來講課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只要我們認真探索,仔細研究,并力爭得到領導的支持,我相信這將又是藝術教育高考的另一條金光大道。、
作者簡介: 陳滸湘,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寶安高級中學副校長,主管體藝特色教育,深圳市首批“名師”,“深圳市中學美術中青年骨干教師”、“區學科帶頭人”。曾榮獲“深圳市優秀教師”、“寶安區優秀教師”稱號, 1993年調入深圳以來,培養了300多名藝術學子考入全國各大藝術院校。編著有《素描人物頭像高考指南》一書,著有《因材施教與特色教育》、《攝影高考之我見》等多篇論文在全國各級刊物上發表,各大媒體對其特色教育有著廣泛的報道,在深圳市乃至省內外有著較大的影響。聯系電話:0755--27516040 13714197828。